第三部 血火抗戰 第二章 津浦路防禦戰 第十節 虎嘯(六)(2 / 2)

“大多數國民黨人對抗日還是非常積極的,南京殲敵十萬,現在徐州戰場又轉入全麵反攻,一場大捷就在眼前,我黨要想取得發展,軍事上必須配合,沒有一場說得過去的勝利是不行的。”王明接著說:“我打算給中央起草一份電報,要求前方打一場大規模勝利,至少要殲一萬以上,不如此,在宣傳上我黨就無法打開局麵。”

董必武這次表示同意,南京大捷之後,民眾的胃口被調起來了,以往那種幾十幾百的勝利已經無法滿足民眾的要求。津浦路戰役打響後,開始時國民黨軍連連後退,這確實給了我黨機會,可現在徐州戰場轉入反攻,一下就吸引了全國民眾的目光,武漢街頭的大喇叭每天都在播放徐州傳來的戰報,喇叭下麵總是聚集著大群市民。昨天青年救國會和民族解放先鋒隊等幾個我黨外圍團體組織遊行,正當遊行隊伍走到武漢大學附近時,大喇叭忽然傳出,六十軍光複鄒城,日軍一零九師團師團長山岡重厚僅僅率領不到兩千人逃往濟寧,隨後播音員興奮的宣布,自從臨沂反擊開始以來,我軍總計已經消滅日軍四萬人,遊行隊伍當即爆發整整歡呼,原定反對投降等口號,隨即就被自發的改為,國民政府萬歲,蔣委員長萬歲了,把在場指揮的青救會會長氣得要死。

想到這些,董必武就有些頭痛,從心裏說他支持毛Z東的主張,紅軍沒有多少人,象南京徐州那樣的戰鬥,一仗就消耗完了;可現在國統區的政治要求取得一場上規模的勝利,後者前期好容易形成的有利局麵就有可能徹底失去,從青救會等外圍組織傳來的消息,一些本來支持我黨的學生已經動搖,原本要去延安的同學,卻轉而加入了三青團,考進了中央軍校。

黃民誠對高層的分歧不是很清楚,可他能感覺到,長江局與中央在步子上有些不合拍,這種情況下他本能的選擇了沉默,當年肅反就已經給了他很深的教訓。

“王書記說得對,現在宣傳上對我們很不利,就算談判桌上也是一樣,今天我們與陳誠談八路軍擴編問題,陳誠就說,不打仗的部隊不擴編,八路軍已經有大半年沒打什麼仗了,這樣的部隊不符合擴編要求。”博古很是氣惱的說。

“胡說!”董必武忍不住拍案而起:“我們八路軍怎麼沒打仗?前段時間響堂鋪、神頭嶺這些勝利是那來的?”

“陳誠說,這樣消滅幾百人的戰鬥用不著擴編五個師,現有軍隊數目已經夠了。”博古忍不住歎口氣,毛Z東窩在陝北那個山溝溝裏瞎指揮,遊擊、遊擊,遊擊怎麼可能打出大勝仗;山溝溝裏怎麼可能出馬列主義。

“我看,把這裏的情況向中央說明一下,我想中央會作出決定的。”黃民誠連忙說到,他很清楚無論王明還是博古都不懂軍事,他們也無法插手軍隊,最好還是交給中央決定。

“民誠同誌說的對,把我們的困難向中央說明,中央知道該怎麼辦。”周恩來這時進來了,他身後還有個年輕人,他看著大家都盯著身後的年輕人,側身把他拉到前麵。

“我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位是剛到的我們辦事處的聯絡科科長,宣俠父同誌。”

在抗日同盟軍失敗之後,宣俠父去了上海,在左聯工作了一段時間,隨後又返回北方作軍運,吉鴻昌事敗被殺後,他又一次返回上海,不過這次他很快被調到香港,主持華南地區的統戰工作,推動李濟深鄧演達李宗仁陳濟棠等抗日反蔣,參加了兩廣事變;西安事變後,又奉調到紅軍西安聯絡處,這次是周恩來親自點名將他要到武漢長江局。

這個調動改變了宣俠父的命運,前世中,他在七月底被軍統暗殺,這一世他在六月底離開西安,經過一個月的行程趕到武漢。

“劍魂,中央有什麼指示沒有?”宣俠父剛坐下,董必武就迫不及待的問道。

“走之前,毛Z東專門抽時間與我談了兩個小時,他明確說明,我們在大後方的工作是發動群眾,宣傳我黨主張,擴大我黨影響;在統一戰線中要確保我黨的獨立性,爭取統一戰線的領導權。另外,一切都要按照中央指示辦,服從中央領導。”

求月票支持......

求月票支持......(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