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宮廷風雲(1 / 3)

山雨欲來風滿樓,黑雲壓城城欲摧,可眼下偏偏平靜的出奇。

天邊晚霞絢爛,偌大的皇宮,提早陷入沉寂,除了值守侍衛還在穿梭逡巡,這就是一座空城。

繽紛的霞光黯然離場,黑幕慢慢占據整片天空,一抹亮眼的白色由正南門入,經政事堂,過正合殿,穿瓊花苑,最終進了鳳起殿。在這死寂的城裏,恰似幽靈般快速漂移的,是許久未見的衛均。

皓月當空,風子睿身著寬鬆靛藍長衫的臨窗而立,將桌上紙張展平,從筆架上隨手取下了一支筆,筆尖蘸墨輕旋,提筆落下,一蹴而就,揮灑恣意。柔軟的月光落於白紙黑字之上,後起之秀。

衛均越窗而入,月光下白衣翩躚,遠看長身玉立,似謫仙下凡,但那萬年冰冷的表情,隻讓人感慨夜涼如水。

風子睿放下筆,擱於筆枕之上。

兩人對窗而坐,把酒臨風,在這沒有花前的月下,將官場的醜惡腐朽,權利的明爭暗鬥,人心的貪婪懦弱盡付於笑談。

德光三年,風氏公主風清雅失蹤,舉全國之力尋,未果;

德光四年春,南方連日豪雨,大河決堤;同年秋,北方大旱;西北靺鞨視邊境線若無物,全民加入打草穀隊伍。

這一年冬,正式改年號天佑,同時與靺鞨締結盟約,靺鞨自此對風國稱臣歲貢良馬百數,風國年賜糧二十萬石,絹十萬匹。

天佑五年冬,睿王端與王妃喜得麟兒,崇元帝賜名子睿。

次年,改年號昌隆,立睿王之子風子睿為太子,此後一切依太子例行。

昌隆七年十二月十七,德元皇後薨;自此崇元帝多病,改十日一朝。

昌隆八年二月初三,崇元帝崩,同日,睿王府大火,其中兩具麵目全非的屍首緊緊相抱,疑為睿王睿王妃。

昌隆八年三月十六,風子睿登大極,左相洛雲翔、右相羅複、大將軍路遠共同輔佐。

次年改年號豐瑞,北方各國蠢蠢欲動,大將軍路遠親赴北地鎮守。

豐瑞五年冬,北方陵國毫無預兆,突然背棄盟約,八萬鐵騎馳騁飛奔,大舉進犯。

路遠以全部五萬騎兵主動迎戰,路遠坐鎮指揮,望著倒下的一批又一批將士,緊咬牙關,不斷發出進攻指令,雙方僵持不下,親自帶上風國特訓飛鷹隊百人衝入戰陣,如入無人之地,從南掃到北,又從北殺回來,那百張猙獰的麵具上浸染鮮血,就像是地獄來收魂的閻羅。

終於陵國金聲響起,士兵紛紛往回撤退,路遠下令不再追擊。

收拾戰場,風國亡近三成,傷七成以上,陵國隻多不少。這一戰打得兩國都是心疼不已,之後兩軍各自在邊境安營紮寨,對峙日久,隻是些試探性的偷襲之戰,誰也不敢妄動。

豐瑞六年的新春,兩軍列陣相對,烹羊宰牛,擺酒上桌,遙望舉杯,度過了一個特別的年節。

豐瑞六年三月,陵國突然撤兵。

豐瑞六年六月,大皇子親來講和,理由是這場戰爭隻是他陵國二皇子,一個莽撞的十五歲孩子的自作主張,僅僅是一個誤會。京都來旨,和。

這樣突然的開場,這樣倉促的收尾,仿佛真的隻是一個孩子有些過火的惡作劇,近五萬將士的英魂就在這雙方的相視而笑中輕輕飄散。

豐瑞七年,路遠歸,奏請皇上親政,群臣附議,兩府一時奏折堆積如山。

次年定年號昭和,風子睿親政,恢複三日一朝。因首開恩科,取士二百一十六人,均直接派地方任命赴職。此外,似一切照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