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地僧歎息一聲,依舊整理著閣內經卷,過了片刻,方才說道:“縱然是表麵功夫,做一做也總比不做得好。”
陳默略一思忖,撫掌笑道:“不錯,老和尚此言有理!不過表麵功夫做得多了,卻不知還能否記得本來麵目?”
“靈靜,多年未見,我們好好交流一下。”一直沉默是金的無崖子忽然開口搶過話道。
“無崖子居士,想不到我倆還有相見的一天。”
“我也沒有料想到,來來來我們走兩招,藏經閣這等重地還是留給小輩看管吧。”
被喚靈靜的老僧盯著兩人看了一會後,終究無奈的出了閣樓。
無崖子五指一探抓出,這一抓沒有風聲拂動,更無一絲一毫的勁氣顯露,卻如羚羊掛角,無跡可尋,予人妙至毫巔的感覺。
一刻鍾之後,藏經閣外一道聲音落下:“你敗了!你的心亂了!”
陳默與無崖子從容的自藏經閣離開,身後掃地僧掌中掃帚被清風一拂,立時有一股火焰升騰而起,頃刻間化為灰燼。
陳默渡步至少林寺山門外,凝目看向那氣魄雄沉的三個大字:少林寺!
隻是從此之後,曾經的榮耀離此遠去,今後提到少林,都會想到那段醜聞。
山門之外,段譽正站在養父和生父之間,似是難以抉擇,而段正淳正屈辱的躺倒在地麵之上,畢竟功力不如段延慶多矣。
而你們這宗室之事,旁人也不好插手,段正淳的家臣插手也都被訓了回去。
隨著陳默的離去,本來還聲勢浩大的靈鷲宮之人也就此離去了,經文到手其他的事情,陳默懶得參與,少林一役算是告一段落了。
無崖子對於陳默在藏經閣到底拿走了什麼秘籍表示好奇。
對此,陳默也沒有隱瞞,直接把易筋經,楞伽經丟給了他。
無崖子接過易筋經和洗髓經表示理解,這等鎮派絕學他也是有所興趣,對於楞伽經這是理解不能,這完全是一本普通的經書。
當然對此,陳默也不好挑明,不是說小心眼不讓無崖子看,而是防止自己去看,經書到手後,陳默可還沒有查看過,生怕再度發生上次神遊太虛的事情。
陳默和無崖子在雒城分道揚鑣,無崖子先趕回西夏,而自己這是還有些事情要處理。
在雒城客棧之中,陳默先是拿出了易筋經開始翻看,想象中的異象沒有發生,看來隻是一部普通的功法了。
雖然易筋經沒有想象中的那種神魔功法的嫡傳,不過依舊是一部了不得的功法。
“易”是變通改換脫換之意“筋”指筋骨筋膜,“經”則帶有指南法典之意。《易筋經》就是改變筋骨,通過修煉丹田真氣打通全身經絡的內功方法。
而後在慢慢通過真氣洗經伐髓,改造體質,這是在後天之境行先天之作為,為之後的突破減少障礙,其難度可想而知,而為何少林多年來無人練成,原因也在這裏。
需打通全身經絡,這時貫通任督二脈和奇經八脈,這份修為至少要蕭峰這等層次。玄慈這等功力水平都沒資格,所以能練成的也就寥寥。
這易筋經對現階段的陳默來說,是一本相當實用的功法,不過礙於走火入魔的威脅,暫且記在心底,沒有付諸修煉。
《楞伽經》全稱《楞伽阿跋多羅寶經》,亦稱《入楞伽經》,好吧以上對於陳默而言毫無作用,我們關心的是《九陽真經》,而非那部佛家經文。
這次沒有另陳默失望,陳默通過細心摸索,終於在夾層之中,掏出了幾張薄如蟬翼蠶繭紙,潔白如玉的表麵之上書寫著整頁的蠅頭小字。
九陽真經,看來是沒跑了,隻是不知道這是誰的手筆,現在九陰真經都沒出現,排除了僧道儒向王重陽借閱後所寫的傳聞。
拾起紙張,陳默一目十行的掃過經文內容,忽覺四周景物都離自己遠去。目光之中周遭盡是黑暗,唯有一朵小小的火苗釋放著光明。
小火苗慢慢的長大,火柱衝天而起,將這方天地燒穿,焚天煮海也是等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