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經營管理的每一項成就都是經理人的成就,每一項失敗也都是經理人的失敗。中外企業的無數案例都證明了一個結論:經理人的學習能力、知識視野、理想、獻身精神和人格決定著企業的經營管理是否成功。
從本質上來說,管理也是一種智慧,是操控企業按照管理者的思路運行的智慧。所以,有人說,作為一個管理者必須要精通兵法,隻有精通兵法才能運籌帷幄指揮若定,隻有精通兵法才能在競爭過程中取勝。
在深入探討管理哲理之前,我們先看看下麵這個故事。
吳起是戰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他在擔任魏軍統帥時,與士卒同甘共苦,深受下層士兵的擁戴,當然,吳起這樣做的目的是贏得人心、留住人心、多打勝仗。有一次,一個士兵身上長了個膿瘡,作為一軍統帥的吳起竟然親自用嘴為士兵吸吮膿血,全軍上下無不感動,而這個士兵的母親得知了這個消息之後,竟然哭了,有人奇怪地問道:“你的兒子不過是小小的兵卒,將軍親自為他吸膿瘡,你為什麼反倒哭呢?你兒子能得到將軍的厚愛,這是你家的福分哪!”
這位母親哭訴道:“這哪裏是愛我的兒子呀,分明是讓我兒子為他賣命。想當初吳將軍也曾為孩子的父親吸膿血,結果打仗時,他父親格外賣力,衝鋒在前,終於戰死沙場。現在他又這樣對待我的兒子,看來這孩子也活不長了!”
故事中的吳起以一個管理者的身份,通過攻心為上的策略,俘獲了軍心,這是每一個管理者必須具備的能力。
此外,在管理中,幾乎每一個環節都需要策略,比如:營銷需要策略,用人管人需要策略,與人競爭時需要策略……在日本的北海道出產一種珍奇的鰻魚,其生命非常脆弱,隻要一離開深海區,要不了半天就會全部死亡。所以,人們在運輸鰻魚的船倉裏會放進幾條狗魚,鰻魚與狗魚是出名的“死對頭”,幾條勢單力薄的狗魚遇到一艙對手,便驚慌地在鰻魚堆裏四處亂竄,這樣一來,反倒把滿滿一艙死氣沉沉的鰻魚全給激活了。
“經營主意、管理主意、用好主意”,有了好的主意,管理才能得心應手,企業才會出效益,這些主意不是僅靠常規思維方式得出來的,而是要變通應用、另辟捷徑才可以,這個變通便是智慧!
本書一改以往諸多書籍偏向於介紹繁瑣的管理方法和公式、定律的模式,以人們喜聞樂見的寓言故事作引子,以典型案例、經典管理範式或著名管理人士的成功感言為主線,最後以精煉的語言落腳到一些重要提示上。可以說本書是眾多管理人士多方才能的彙合、集體智慧的結晶,相信每位讀者都可以從中得到有益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