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7章 成功協調各種關係——每天學點領導者的協調藝術(2)(1 / 2)

九、不與上級太親熱。了解你的上級,並不是指與上級的關係過於親熱。在單位裏,你和上級的地位是不平等的,而親密的關係意味著平等的——經常是危險的後果。上級可能改變對你的信任,也可能以後追悔對你的信任。他可能向你提出過分的要求,這樣,你獨立思考和行事的自由權被剝奪了。下屬與上級保持過於親密的關係,還可能招致同事不信任你。在單位中,任何人把自己的立足點紮在與上級維持親密關係的基礎上,這都將是脆弱的,極易被摧毀。下屬絕不要把維持與上級的和睦關係看作是壓倒一切的東西,以致妨礙你的工作能力的發揮。下屬為上級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盡職盡責。

十、了解和熟悉上級。下屬了解自己上級的經曆、好惡、工作習慣及其單位曆史和奮鬥目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上級是一個體育迷,那要他在其所崇拜的運動隊受挫後的第二天清晨去解決某重要問題,就是不明智的。精明的上級賞識那些熟悉自己、並能預知自己心境和願望的下屬。

此外,保持與上級的融洽關係,將使你和上級雙方在為所有人謀利和賜福的過程中,變得更富有成效。

副職如何處理好與正職的關係

副職在領導機構中占據著重要位置。他既是領導者,又是執行者;既製人,又受製於人;既主動,又被動。處在這個位置上的領導者,怎樣才能處理好與正職的關係呢?

首先,擺正關係,主動配合正職。

副職隻有和正職相互信賴、相互補充、相互支持,才能共同完成領導機構承擔的使命。所以,副職要出以公心,以大局為重,破除名利思想和虛榮心,堅決維護正職的威信和地位,積極主動地支持和配合正職工作,甘心當好“輔佐”和助手。

正職一時考慮不周的事情,副職要主動給予提醒;正職在決策遇到困難時,副職要幫助分析其中的利弊,使其減少失誤;正職麵臨困境時,副職要挺身而出,為其排憂解難,起到“保駕”作用,等等。

其次,以事業為重,切忌爭權奪利。

這是每個副職的必備品質。副職若能出以公心,不爭職務高低,不爭權奪利,領導機構就能形成拳頭,從而開創新局麵,幹出新業績。副職如果利欲熏心,個人野心膨脹,時刻想著篡位奪權,那樣的領導機構必然是一盤散沙,工作肯定搞不好。隻有以事業為重,則利國利民利己;若爭權奪利,必害己害人。

再次,大膽負責,做好本職工作。

現在的副職有兩怕:一怕工作中拿不準,一旦錯了承擔不起責任,因而過於小心謹慎,事無巨細都要先請示彙報,把自己的手腳捆得緊緊的;二怕出力不討好,擔心別人說自己“篡權”,因而工作缺乏主動性,推一推,動一動,什麼事情都要等正職表態。這樣,一方麵給正職造成了許多不應有的麻煩,使正職忙於應付,影響全局工作;同時,也削弱了自己的領導職權。其實,按照管理科學層次管理的理論,副職負責的那一方麵工作,也應有一定的決策權。因此,副職隻要看準拿穩的事情就可以拍板定案,大膽實施,起到獨當一麵或幾麵的作用,使正職有充裕的時間和精力去抓全局性的工作,作戰略上的宏觀安排和部署。這就是對正職的最大支持,最有力的配合。

再次,還要氣魄寬宏,具有容人之量。

從某種程度上講,副職要比正職難當。因為副職能遇到正職所遇不到的好多情況。如副職經過深入調查研究提出一項方案,結果被正職給否決了;有個別正職屬於“武大郎”式的人物,不容許副職的才幹和功績超過他。這就要求副職有坦蕩的胸懷、寬宏的氣量,學會理解人、原諒人。對於雞毛蒜皮的小事,坦然一笑,不存芥蒂。如果你的提案被否決了,要回頭檢驗一下自己的設計是否合乎實際。如切實可行,應說服正職;一時說不通,就暫緩一下,在適當的時候再提出來。如果在工作中受了委屈,或在極其艱難複雜的環境裏都要從容不迫,襟懷坦蕩,妥善處之。

最後,還要顧全大局,注意橫向協調。

副職雖然分管一攤或幾攤工作,但離不開領導機構集體的作用和力量,絕不可過分強調自己分管的工作而排斥或貶低其他方麵的工作,也不可為此而不顧全局利益,給正職製造難處。另外,副職還要與不屬自己分管的部門加強聯係,互通信息,搞好配合,而不可由於自己分管的工作而同其他部門搞得很僵。

正職如何處理好與副職的關係

正職與幾名副職構成領導機構的核心。如何處理好正副職之間的關係,對於領導核心的團結與穩定,提高領導機構的戰鬥力,建立良好的工作秩序,乃至對於一個組織的興衰關係極大。

正副職之間容易產生的矛盾主要有以下幾種:

對會上決定與臨時處置之間的矛盾。一般組織中大都實行集體領導,分工負責的領導方式。凡屬組織的重大問題,均經過集體討論作出決定,然後分頭去組織實施。在實踐中會遇到許多會上意想不到的複雜情況。這就要求根據具體情況相機處理。結果,就會有人同意,有人可能不同意;有人認為這是小事一樁,用不著集體討論;有人則認為是重大問題,應該再經集體研究才能處理。這樣領導層內部意見就不一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