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花間坊後人(2 / 2)

看著包尚儀和婦人、孩童泣不成聲,在場的眾人都陪著一家人落淚不止,一位百姓家庭的悲歡離合居然和宮廷的勾心鬥角糾纏不清,百姓的卑微似乎總是注定了是悲痛和淚水。

朱栴看了一眼趙媽,趙媽會意,便上前拍拍包尚儀的肩頭,緩緩道:“包尚儀,一家人劫後餘生,還是高興才是,萬不可過於悲痛,若不是寧妃娘娘這幾年的暗中保護,怕是包尚母子早被害了。”

“寧妃娘娘,婢子對不住你啊。”包尚儀對著皇宮的方向哭泣道:“婢子誤解了娘娘數年,若不是今日在十六殿下府中見到弟媳和侄子,婢子不知道要錯到何時啊。”

包尚儀難以抑製的悲切讓眾人又是一陣難過,想不到東市坊大名鼎鼎的女紅坊老號居然落得個如此淒慘的下場,少東家包桓死得真是冤。

見著包尚儀一家還沉浸在悲痛當中,十六爺朱栴示意包尚儀帶來的幾位宮人先行出來,讓幾人隨著李享和張秀才去領取父皇的回禮水粉,

幾位宮人出了客堂後,朱栴上前抱拳行禮道:“幾位姐姐,今日之事還請保密,勿要傳了出去,若傳了出去,怕是要招來殺生之禍和滅門之災。”

幾位宮人被朱栴的話嚇得麵如土色,包尚儀一家就是現實報,哪個還敢亂說?

李享和張秀才帶著幾位宮人去了庫房後,十六爺朱栴上前抱拳道:“包尚儀,本公子有意恢複你包家的女紅坊,女紅坊雖被那陳媽禍害,但可以恢複,本公子已經指使了李先生在暗中尋訪你包家的作坊師傅,待正旦節後,期望可以恢複女紅坊。”

朱栴說完,包尚儀和包尚母子自是感激不盡,一家三口跪下給十六殿下行大禮,尤其包尚儀更是伏地扣頭不止,自從弟弟包桓被害後,她從未想過可以恢複包家的這份水粉祖業。

館驛街的會同館前,尚儀局的包尚儀和幾位宮人正指揮著十六殿下府中幾位傭人推著車子,車子上就是皇上朱元璋回賜各藩屬國朝賀使節團的回禮。

整個館驛街和會同管內衛都有親軍在一路查驗和盤問,親軍們基本都知道十六殿下花間坊的水粉被皇上欽定為回禮,自是客氣的放行,不敢有絲毫怠慢。加之親軍們知道十六殿下和親軍都尉府蔣瓛指揮使的關係不一般,哪個還敢不重視?

進了會同館大院,禮部尚書李原名和殿庭禮儀司司正趙善正、禮部主客司司正陶壽亭三人正帶著接待朝賀使團的一並人在迎接包尚儀一行。

給朝賀使節團的回禮,是有皇上朱元璋和掌管六宮的郭寧妃二人親自操辦,哪個還敢馬虎?朱栴按照郭寧妃在奉天殿前的特意吩咐,讓人去宮廷作坊采購了皇家專用的黃色綢緞作為回禮禮盒的包裝,再配以紅色的喜慶綢緞點綴,看上去回禮頗具皇家風範。

“好啊,這回禮真是來的及時,十六殿下是深得皇上和寧妃娘娘的心思,雖是小小的回禮,卻是彰顯了我大明天朝的恩威,好啊,好啊。”禮部尚書李原名高興之餘,還是誇讚起了十六殿下朱栴。

李原名話音才落,一位男子的聲音就撲到了幾人麵前:“尚書大人,你這是在誇獎誰人呢?”

李原名和趙善正、陶壽亭三人回頭一看,說話的正是高麗使節團使節,他身後還跟著琉球、安南、占城、蘇門答喇、渤泥等藩屬國的使節。

原來各位使節看到有穿宮廷裝束的宮人送來了東西,便好奇的一起出來看熱鬧,無意間聽到了禮部尚書李原名誇獎十六殿下朱栴的話。

“哈哈,各位使節大人真是好雅興,今日本尚書高興,晚間本尚書將和我大明殿庭禮儀司司正趙善正趙大人、禮部主客司司正陶壽亭大人一並為各位使節大人接風洗塵。”李原名大笑間,抱拳對諸位使節道。

“好,好,李尚書辛苦。”安南使節帶頭大聲道。

眾使節叫好的時候,高麗使節忽地揮手示意讓眾人安靜,眾使節安靜下來後,高麗使節抱拳對著李原名、趙善正、陶壽亭三人說話了。

“三位大人,晚間的接風宴,可否邀請十六殿下一並開懷暢飲?”

李原名三人聞言,一陣驚喜間,還是有些為難,雖說使節們點了希望十六殿下坐陪,可今晚是禮部代表大明朝為各使節團接風洗塵,禮部尚書已經是大明朝的一等大員了,若再要一位皇子坐陪,這怕是和禮節章法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