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爺,不可……”朱栴大喊。
還是馬世勳和史大亮、趙可兒是那人眼疾手快,三人呼喊著攔不住了弓爺,將他抱著硬生生放在了椅子上,隨後三人都鬆了一口氣。
朱栴見攔住了弓爺,也是舒了口氣,還真沒看出來,這弓爺這般剛烈,對孫大官人如此忠心,孫大官人若泉下有知也該含笑九泉了。
“弓爺,本公子和親軍都尉府再三交涉,孫大官人他們三人在詔獄才沒有受皮肉之苦,本公子本有心找機會救他們出來,怎奈消息已經傳遍了朝野上下和後宮。”
朱栴說完話,還是為孫大官人和聞師爺惋惜,這兩位讀書人雖有惡行,卻也讓人不舍,沒有救出二人,朱栴一直自責,卻無法說出口去。
“孫大官人和聞師爺糊塗,糊塗啊……”弓爺大喊道。
眾人聞言,相互看看,李享上前抱拳問道:“弓爺,此話怎講?孫大官人可是皇上的小舅子,論輩分還是我家公子爺的舅舅呢,這皇親都被荼毒,想來真是令人錯愕。”
“都是這皇親的身份害了孫大官人呀,若知道如此,怎好過做一位麻衣百姓。”弓爺說著話,抱拳對著朱栴道:“十六殿下,孫大官人他冤啊。”
“他有何冤的?那些匠戶和窯頭不知道被他害死了多少人。”趙可兒沒好氣的回敬了弓爺一句。
“話雖如此,可孫大官人也是有苦難言啊。”弓爺抱拳道:“都是為了孫娘娘,大官人才如此下狠手的。”
“弓爺慢慢說來。”
“至正二十三年(1363)鄱陽湖水站後,陳友諒戰死。
漢都城江州(今江西九江),僥幸逃脫的孫姓將軍帶著夫人和一雙兒女連夜出城,隱匿在了山中。
至正二十四年武昌城前,陳友諒所創立的漢在其子陳禮開城投降後覆滅。
洪武十五年(1383),宮裏的一位娘娘派人找到了孫將軍,將孫將軍的一雙兒女帶到了金陵。
洪武十七年,經過娘娘的周旋,孫姑娘進宮被封了才人,孫公子也一夜之間成了大官人,在城郊有了莊園。
孫才人和孫大官人為了感謝宮裏的娘娘,孫大官人便用盡了力氣搜管錢財,還借著金陵城修築外城牆的機會,幾乎拉攏和控製了快一半的燒磚匠戶和窯頭。
直到遇上十六殿下和幾位公子,孫大官人和聞師爺奴役匠戶和窯頭的事才被親軍錦衣衛知曉,在此之前那個敢說?”
弓爺說到這裏後,住口不說了,一股人之將死的哀歎布滿了臉麵,他坐在椅子上低垂著頭,似是書房裏除了自己再無別人一般。
眾人看著這個樣子的弓爺,一時都不知道說什麼好。
“弓爺,你所說的那位娘娘到底是哪位娘娘?僅有如此大的能耐?”項來忍不住問道。
弓爺沒有理會項來的問話,隻喘著粗氣,緩緩抬起頭看了眾人一眼,忽地一頭栽倒在地上,不省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