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誅殺賊人(2 / 2)

朱栴也是笑笑,道:“劉大人客氣了,親軍哪裏需要學這些民間的小伎倆啊。”

說著話,有親軍上來稟報,殘局已經收拾完了。

“有什麼發現沒有?”劉寬問道。

“回大人,賊人共有一十六人,全部弊亡,繳獲馬車兩量、馬夫兩名,馬車上裝有銀子一萬二千兩,綢緞五十餘匹。”親軍抱拳回話。

朱栴聽罷,抱拳問道:“這位兄弟,這夥賊人身上可搜出何物?

“回殿下,從賊人身上搜出長刀一十六把,短刀一十六把,牌飾一十六塊,除了禮部發放的勘合外,未發現有任何書信文書之類。”

親軍說完,劉寬揮了揮手,有親軍將勘合送了上來。

勘合是明朝的一種文書製度,類似於經商許可證之類,有六部中的禮部、戶部、兵部印製頒發,因為部門不同,所頒發的勘合作用也不同。禮部主要是勘合貿易使用文書,戶部則是貨物交易文書,兵部則是調兵和軍事用途的文書。

勘合最早出現在洪武十六年,明初的勘合主要有禮部核發,禮部轄製的鴻臚寺負責外交,而禮部核發的勘合主要是給外國使團朝貢貿易所用的,也成為“勘合貿易”。

劉寬打開勘合,大吃一驚,看完,遞給了朱栴。

朱栴打開勘合,借著火把一看,也是吃驚不已,這幫賊子果然有海外身份,這禮部的勘合都有,難怪在京城敢殺人行凶。

“殿下,此番惹大麻煩了,這勘合是給高麗朝貢團的,這些黑衣人莫不是高麗人?”劉寬略感不安。

朱栴依著後世的知識,知道洪武朝時為了徹底切斷高麗和北元的聯係,特恩重高麗朝貢貿易每年可來朝三次,分別是父皇朱元璋的生日“聖節”、太子的生日“千秋節”和每年農曆正月初一的“正旦節”。

眼下也非父皇和標哥哥的生日,正旦節尚未到來,再者高麗獻上了幾位娘娘,使團也每年有三次來朝機會,是所有來朝使團最優厚待遇的,高麗使團斷不會去殺人作惡。

“劉大人莫要擔心,依著本公子的了解,這些黑衣人絕非高麗人,而是另有隱情,待天亮了調查便知。”

朱栴說完,劉寬這才安下心來,招呼著親軍將這十六人和死亡的馬匹都挖坑埋了,將官道上的血跡清理幹淨。

一個時辰不到,親軍就清理幹淨了殘局,也埋葬了黑夜人和馬匹,焚燒了網繩。

朱栴看著,越發佩服親軍,果然是訓練有素,做事滴水不漏,難怪父皇這樣的器重這特務機構。

那兩位馬夫早嚇得手腳不靈,慌慌張張在親軍的幫助下整理好了馬車,然後跪在一邊直打哆嗦。

“你二人過來。”朱栴對著馬夫喊道。

兩位馬夫跌跌撞撞的到了麵前,跪下直喊饒命,頭也不趕抬,磕頭如搗蒜。

“何人雇傭的你二人?這貨是要用到哪裏?”朱栴問道。

“回小大人的話,賤民是受這些黑衣人所雇,隻說是運送綢緞去浙江,別的賤民一概不知啊。”一位馬夫哭腔道。

“胡說,天下誰人不知道浙江的綢緞天下一流,哪有金陵往浙江運送綢緞的道理,若不如實招來,怕是那些黑衣人你二人也看到了吧。”

朱栴說完,另一位馬夫跪著朝前幾步,抱著朱栴的腿哭道:“小大人啊,我二人說的句句是實,沒有半點虛假,那些黑衣人直說去浙江,卻沒說去浙江哪裏,也不讓我二人多問,就多給了些馬車費。”

聽這樣說,朱栴猜二位馬夫所說的該是沒有撒慌,便看著劉寬。

劉寬見朱栴看著自己,便道:“殿下,帶著二人回城,到了鎮撫司,一審便知。”

見劉寬這樣說,也隻好先回城了,道:“就依著劉大人的話,先回城再說,隻是勿要為難二位馬夫,他二人也是我大明百姓,也是不知雇主底細,無非是掙幾個車馬費養家糊口而已。”

二位馬夫聞言,大聲哭著,給朱栴和劉寬磕頭不止。

隨後眾人開始沿著官道返回,幾十人的隊伍跟在馬車後麵,在黑夜中得勝歸來。

自此伏擊,朱栴全盤策劃,請了親軍都尉府指揮使蔣瓛幫忙,蔣瓛也正為那日在朱栴府上自殺的蒙麵人生悶氣,自己也曾派親軍去查,還沒查出眉目,不成想朱栴這邊有了消息,便派了指揮同知劉寬帶了幾十人交於朱栴調配。

那網繩都是趙可兒和他十幾位兄弟的功勞,這混跡京城的年輕人的鬼主意很是有用,朱栴也見識了實戰的作用,對他們更是信任器重。

一個時辰後,隊伍到達了城下,劉寬正要喊城,城門自裏麵開了,一人騎著高頭大馬迎麵站著,邊上還有十幾人打著火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