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答應著,出了禦書房,不時,帶著八弟朱梓進了禦書房。穿藩王束腰常服的朱梓,看上去很是精神,見到父皇後,即刻跪下行大禮。
“兒臣叩見父皇,父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朱梓行的是常禮,也是君臣之禮。
“梓兒起來吧,沒有外人。”朱元璋看著麵前跪著的朱梓,滿臉笑意,道:“梓兒又長大了,給父皇說說最近在讀什麼書?”
朱元璋知道朱梓喜愛讀書,這也是他喜歡這個兒子的原因之一,一個愛學習的父親自然是喜歡愛讀書的兒子。
“梓兒想父皇和母親了,梓兒最近讀的還是去年父皇推薦給梓兒的書。”朱梓說著話,站起了身子走到了朱元璋身邊。
朱標見八弟和父親說話,怕自己影響了二人的父子親近,便銷聲退出了禦書房。
見太子哥哥出了禦書房,朱梓便沒有了顧慮和父皇說起了話。
“父皇還是堅持練字,梓兒真是佩服,梓兒也不曾懈怠,和府上的幾位先生交流學問,也沒有忘記練字。”朱梓指著案上的字道。
“好啊,梓兒很懂事,長大了,比去年更俊朗了,這次回京可多住幾日,陪陪你母親,還是住在你母親的寢宮吧,封王都四年了,你還是離不開你母親。”朱元璋說著話,在兒子的肩頭按了下,道:“更結實了,今年封國的收成還不不錯吧?”
聽說還讓自己住在母親的寢宮,朱梓很是開心,道:“多謝父皇許可梓兒回京看望父皇和母親,封地今年收成不錯,百姓安居樂業,這都是托父皇的福。”
“梓兒越發的會說話了,這次來多看看你的那些弟弟妹妹,也別忘了看望你那些京城裏的姐姐們。”
“梓兒謹遵父皇教誨,一定去看望姐姐和弟弟妹妹們。”父子二人說了約半個時辰,朱梓也急著看望自己的母親。
朱元璋早看出了兒子的心思,便讓朱梓去看望母親,朱梓高興著出了禦書房,離開奉天殿,帶著自己的侍從朝後宮而去。
送走了八弟,朱標還是進了禦書房要給父皇朱元璋告別,準備回東宮去,卻不想,父皇朱元璋問了他一句話。
“標兒,你怎麼看栴兒最近的表現和孟先生的折子?”顯然孟端的奏折朱元璋是給朱標看過的。
“回父皇,十六弟最近沒再犯病,這是好事,至於孟先生的折子,兒臣還是聽父皇的便是。”朱標謹慎的回著話。
“標兒呀,你這二十多位兄弟裏,父皇最喜歡的就是你,有時間了出宮去替父皇看看栴兒,他尚未成年就搬出去自己住,為父也是有愧啊。”
“標兒一定常去看望十六弟。”
“你怎麼看栴兒做買賣?這小子還是很會賺錢。”
“回父皇,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十六弟賺些銀子也無傷大體,隻要他早日康複就好。”
朱元璋看著朱標,拍拍兒子的肩頭,道:“你這個當大哥的總是很大度,對待弟弟們的態度讓為父很滿意。”
說著話,朱元璋笑笑,讓朱標回去,朱標便小心的退出了禦書房。
回東宮的路上,朱標還是在回味著父皇的話,這幾年父皇的脾氣越發焦躁、多疑,自己也是每每提心吊膽,他杖斃大臣,誅滅勳貴,這一切都是為了朱家的天下,可有時自己並不認同父皇的一些做法。
回到東宮,朱標還是換了一身普通百姓的衣冠,帶著兩位也換了百姓麻衣的侍從出了西華門,朝江寧地界而去。
西華門的親軍也不敢馬虎,派了一人遠遠跟著太子,還將太子換了便服出宮,朝江寧地界去的消息通知了親軍都尉府。
一國儲君出宮,換了便服,隻帶了兩位侍從出宮,這可是大事,親軍都尉府自是要做好保護工作。
蔣瓛隨即帶了幾位心腹親軍,出了自己的都尉府署衙,朝江寧趕去。退朝後皇上留住了孟端、楊靖、秦逵時,太子朱標是知道的,他朝江寧方向去,不是去找十六殿下,還能找誰呢。
出了都尉府的蔣瓛還是給所有親軍,下達了緊急命令,讓所有親軍主意太子的去向和做好保護。這個特務機關自是有自己一套不為人知的聯絡方式,很快,明裏暗裏的親軍都做好了準備,朝江寧地界聚集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