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對了,咱們這報就每期刊發一位勳貴的功勳事跡,這就是刺激了,本公子都想好了,這第一期就上西平侯沐英。”朱栴道。
張秀才提出了不同意見,花間坊的店麵在金陵城,客戶自然是在金陵城裏的勳貴富戶,西平侯沐英雖說也是勳貴,可他畢竟在雲南十年,目前並不在京城。
還是朱旃說出了自己的想法,西平侯雖不在京城,可他為大明鎮守雲南,兢兢業業,可謂是肱骨之臣,這要上報的自然要是正麵輿論,就是要給在京的勳貴們看,要引起他們的爭論和注意。
這樣一說,眾人都不反對了,十六爺這樣說總是有他的道理的。眾人其實不知道來自後世的朱栴知道,沐英一門世代守護雲南,為大明立下不朽功勳,其後人也是和大明王朝共進退,忠心不二,直至明亡。
“那要有人來撰寫西平侯沐英的功勳事跡才行,這誰人來寫呢?”杜十四娘提出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依著本秀才看,既要將西平侯沐英的功勳寫出,又要打動人,撰寫之人非公子你莫屬了,這京城不是還傳頌過你和西平侯、太子在武英殿喝酒時的兄弟情義嗎?”張秀才不愧是個讀書人,這一提醒,到讓大家一致認可有朱栴來撰寫。
經不住眾人的捧場,想著義兄沐英的清廉還有兄弟情義,朱栴不覺著也是有些澎湃,便讓大家備筆墨,隨後他給幾人也攤牌了任務。李享就用自己學醫的特長寫些水粉的美容效果,張秀才寫花間坊水粉的百年品牌經過,杜十四娘負責寫每一款水粉的介紹。
之後幾人都到了雲端小酌的樓上,進了四個包間獨自撰寫起來,約兩個時辰後,各自拿著墨香陣陣的稿子先後出來了。朱栴一一收起了稿子,交於張秀才,由他來潤色修改,並定稿。
“公子,咱們這報還沒有名字呢,得起個名字才好。”李享道。
“哎呀,李先生不說大家險些將這給忘記了,對,對,報的名字還沒有呢。”朱栴看著大家,莞爾一笑,道:“大家快快想個名字才是。”
“《悅已》,這個名字好,女為悅己者容嘛。”
“《淑嫻》,美貌和賢德同樣存在。”
“還是《花間坊》好,咱們賣的就是花間坊的水粉。”
“《女戒》好,孝慈高皇後在世時不是編著過《女戒》嗎?”
眾人各自說了些名字,朱栴倒是從眾人的名字中舉一反三的想到了這報的內容,何不就按照眾人的意思,將這報辦成幾個版麵呢?
“好了,本公子知道了,這報的名字就直接叫《花間坊報》好了,就設‘悅己’、‘淑嫻’、‘女戒’和‘賢良’四版好了,這樣報紙的內容就更豐富些,下午就找京城最好的印刷作坊排版印刷,第一期印刷一千份。”朱栴拍板定奪了報紙的名稱和內容。
最後眾人是皆大歡喜,朱栴讓張秀才負責文稿的征集和校對,這《花間坊報》的事就算定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