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朱元璋題字(2 / 2)

“陳昭儀娘家所圈占的土地,已全部歸還那些失地流民,三司共查辦了陳家涉案族人一十六口,全部發配崖州去了。”蔣瓛說著話,還是有所語頓,緩緩道:“三司還查抄了陳家十餘萬兩銀子,這些大戶人家”

“大戶人家怎樣?”朱元璋追問道。

“皇上,這些大戶勳貴,哪家沒有斂財藏有銀子?律令禁止民間交易使用銀子,可這些大戶勳貴可都在使用私藏。”

“這個咱知道,咱大明朝缺白銀,這才頒布了這律令,若有足夠的銀子,這律令也該廢止了。”

蔣瓛見時機到了,便將話題引到了十六爺朱栴的身上,道:“這次若非是十六殿下發現了被陳家圈地的流民,隻怕陳家私藏的這些銀子也進不了國庫,戶部賬上也不會多出十餘萬兩銀子。”

“對了,栴兒今日出宮都去了哪裏?那二十兩金子他怎麼用了?”朱元璋問道。

原來蔣瓛到餘貴人宮裏送的二十兩金子,都是朱元璋所指使,蔣瓛道:“十六殿下今日出宮依舊是去了西市坊和東市坊。還有那二十兩金子,十六殿下都換成了碎銀子,接濟了那些因為陳家圈地而淪為流民的百姓了。”

朱元璋聽罷,總算是臉上有了喜色,道:“栴兒和他標哥哥,不但讀書用功,這對待百姓也是仁慈寬厚,好啊,不愧是咱的兒子!隻是,他這病讓咱放心不下。”

“這些日子十六殿下的病情明顯發作的少了,看來李太醫的整治療效不錯。”蔣瓛給朱元璋寬心,接著道:“西市坊的作坊也擴大了規模,東市坊的商鋪也裝修完畢,就差請一位名士大儒題寫店名字號了。”

“這李太醫也算盡心,不過栴兒做事也是很有章法的,都準備開業大吉了。”朱元璋很是高興,讚賞起了李享和自己的兒子,道:“題字好辦,這滿朝文武多的是大儒。”

“皇上,屬下有話,不知當講不當講?午後的時候,十六殿下曾去過屬下的都尉府。”蔣瓛道。

“哦?栴兒去你的署衙做什麼?盡管說來咱聽聽。”朱元璋說著話,站了起來。

“十六殿下讓屬下請皇上您來題寫這‘花間坊’的字號名。”蔣瓛如實說了十六爺朱旃有求於他的事。

“為何要咱來題字?他為何不親自來和咱說?”朱元璋有些疑惑,更多了幾分警惕。

“皇上,十六殿下雖隻有十二歲,可他做事卻是很有分寸,一則他是不想讓您知道這些事,實則他是給您撐麵子,他其實早知道皇上您知道他所做的一切。二來他也是好借您的字來堵住眾人的嘴,又不違反我大明律令,好讓花間坊的交易可使用銀子。”

“哈哈,哈哈!這小子,果真是有些意思,咱是聽明白了。也好,此事就咱和你知道就行,其他人等最好不知道為好。”說著,朱元璋開始收拾梨木幾案上的奏章,大喊道:“備筆墨!”

到此,蔣瓛才鬆了口氣,皇上答應題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