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富二代的特殊大學】第一章相識在課堂上(一節)(1 / 2)

民辦大學在中國很不受歡迎,這是由於中國人的思想觀念不一樣,認為民辦大學實際上是私營企業,學生畢業後國家不會承認其學曆,自然找工作也就困難了。

如果是外國人,比如說美國和英國,他們的思想也像中國人一樣,那麼世界上的許多名牌大學就不會存在了,哈佛和劍橋也無從談起。當今世界上列於前七位的名牌大學,可都是民辦的,隻不過人家不叫民辦大學,而叫私立大學。民辦和私立是同一個概念,隻是叫法不同,就像一個人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名字一樣。

中國的民辦大學有一個全國統一的特點,那就是學生整體素質較差,說得嚴重一點,和社會上的流氓差不多。總之在民辦大學裏什麼形形色色的人都有,簡直就是垃圾收集站。國外的私立學校專門錄取從人才中篩出來的金子;國內的民辦大學專撿公辦學校篩剩的礦石,有的還是未形成礦石的頑石。

總之,國外的民辦大學講究的是輸出人才,國內的民辦講究的是輸入金錢。因此,在外國你沒有才能休想進入民辦的大門;而在中國,隻要兜裏有錢就可以大搖大擺地走進去。

話又得說回來,也不能一棍子打死全船人,民辦大學裏還是有些不錯的年輕學子的。隻要他們具備了齊全的五官,又能掌握一技之長,他們就能贏得鮮花和掌聲。學校的領導會一次又一次地站出來,不厭其煩地重複說:“誰說民辦學校就沒有人才,你們看,這不就是我們學校的天之驕子嗎?”

或許你聽了這話會作嘔,可又有什麼辦法呢,民辦學校裏能出一個有特色的人物可真是不容易,他們哪能不盡心盡力地吆喝幾聲。當然這也是因為物以稀為貴,要是多了,人才也會成為垃圾。

歸根到底一句話,民辦就是民辦,公辦就是公辦,公辦有國家撐腰,民辦是個沒人管的野孩子。不過在我看來,不管民辦還是公辦,學到知識就好辦。

正因為我始終堅信這句話,所以我也選擇了一所民辦大學就讀。在此我得先向各位聲明,我不是因為高考落榜才選擇民辦大學的,我隻讀完了高二,根本就沒沾高三的邊。因為民辦是垃圾收集站,什麼貨色都要,他們才不管我有沒有讀過高三,隻要我能把錢塞進他們的口袋就行了。再說以我的水平來選擇這所南方的職業學院,算是很看得起它了。

難辦的反而是我的家人,沒一個同意我到這來上學的,我差點同他們鬧翻,最後還使出了“以死相逼”的爛招,才算順利脫身,來到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地方。

我自知像我這種人在清華、北大那樣的名牌學校裏,是不值一提的。但在這所民辦學校,我敢大言不慚地說,我絕對是個人才,而且是個超級人才。據我對這所學校所做的一係列曆史調查,在學校裏走在我前麵的人還沒出世。可惜我的命苦,雖然有著傲視一方的才華,卻無從施展,正如千裏馬還未被伯樂發現一樣。在我倍覺委屈的大一時期,幸好有個心愛的女孩經常從遠方寄來書信,不斷地安慰我,鼓勵我。所以我一直堅持寫作,從沒有間斷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