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一位熱心企業家向唐韋星伸出援手。這位貴州籍的房地產老總也是圍棋迷,他看中了唐韋星是難得的好苗子,知得這對京漂父子的生活現狀後,決定資助家鄉的“棋壇小明星”。唐家康夫婦肩上的重擔輕了一些。不過,他並沒有聽從企業家的提議辭掉工作。“您能資助孩子學圍棋的費用,已經很讓我們過意不去,生活方麵,萬萬不能再給您添麻煩,我們能工作賺錢。”唐家康說道。
此後,每天繁忙的工作結束後,唐家康就騎著自行車匆匆趕回出租屋為兒子做飯,洗衣服,然後再輔導他認真完成所有作業。圍棋學校以教授棋藝為主,唐韋星的文化課學得不夠紮實,他必須每晚為兒子“開小灶”把成績補回來。
唐家康時常告誡兒子:“你將來可以沒有文憑,但不能沒有知識。哪怕有一天你成了圍棋大師,沒有文化也會被人瞧不起。”因此,唐韋星自小涉獵廣泛,十多歲就對《二十四史》和《資本論》產生了興趣。
但作為孩子,他也有貪玩的一麵。一個周末,唐家康去郵局取妻子寄來的包裹,留兒子在家寫作業。可他剛出門,小韋星就連忙把玩具全部拿出來擺在地上,準備痛快玩一場。因忘帶東西而中途回家的唐家康推開家門,看見滿地的玩具,勃然大怒:“你這麼貪玩不自律,對得起那位資助你的伯伯嗎?”他將地上的玩具用腳踏爛,全部扔到了樓下。小韋星哭了很久,對父親充滿怨恨。從這天起,父親留給他的感覺隻有嚴厲、不可接近。
有一天,唐韋星班上一名要好的同學過生日,放學後他和幾名同學被小“壽星”的父母邀請去吃漢堡,玩遊樂場。瘋玩了兩小時後,唐韋星突然想起什麼似的,匆匆和同學們告別就往家趕。爸爸對他的作息要求特別嚴,平時晚回家幾分鍾都不行,更何況晚了兩個小時!
而此時,焦急萬分的唐家康正騎車到圍棋學校找兒子,他快急瘋了,猛踩自行車四處尋找……直到夜深人靜,唐家康才鐵青著臉趕回出租屋。此時,小韋星已經做完作業,卻不敢睡,而是驚恐地等待一場“暴風雨”的降臨。
“你放學後跑哪去了?為什麼不回來學習!”唐家康責問著兒子,高高揚起了巴掌。“同學過生日,劉阿姨和張叔叔帶我們去吃肯德基,去遊樂場玩……”聽了這話,唐家康舉起的手慢慢放了下來。那一刻他突然覺得對不起兒子,別人家的孩子過生日,父母不但陪著玩,還宴請孩子要好的同學。小韋星過生日的時候,不但沒有變形金剛之類的禮物,甚至連自己的媽媽都見不到。想到這裏,唐家康心一軟,輕聲對兒子說:“以後可別在外麵玩那麼久了,爸爸很擔心你知道嗎?”唐韋星懂事地點點頭。
唐家康曾試圖提高自己的棋藝,每天與兒子展開精彩對弈,做一個稱職的“陪練爸爸”。為此,他每天擠出兩個小時苦練圍棋,看棋譜書,上網觀摩大師對決。但無論怎樣努力,他始終不是小韋星的對手。
真正幫唐韋星提升棋藝的,一是圍棋學校,二是網絡。從8歲起,他就在一個TOW圍棋網站裏注冊了賬號,這裏聚集了不少職業棋手,在不斷和高手對弈的過程中,小韋星的棋藝有了質的飛躍。2005年,12歲的唐韋星一舉奪得第18屆全國“晚報杯”業餘圍棋賽冠軍。陪兒子去參賽的唐家康,首先向那位資助老鄉打電話報喜:“大哥,韋星沒有辜負我們的期望,他奪得了全國業餘組冠軍!”說著說著,他竟喜極而泣。
遠遠地看見父親不停地用手抹眼淚,唐韋星震驚了,他萬萬沒料到,堅強如“鋼鐵俠”一般的父親還會哭!他一直覺得父親不在乎他,但父親的眼淚讓他明白,父親的嚴厲中包含了對兒子所有的愛。
20歲名揚世界,
“陪練父母”的愛灑滿冠軍杯
唐家康不但重視兒子的圍棋和文化課,更不敢放鬆對孩子品德的培養。有一次,父子倆在觀看一場圍棋大賽的決賽時,一位棋手本來要按鍾,但看到對手上廁所,便等對手回來了才按。父親看在眼裏,就對唐韋星說:“這就叫棋手的高風亮節,你要好好學習。”他覺得,這樣的教育方法能使孩子成為德技雙全的棋手。
2006年,13歲的唐韋星“定段”成功,晉級為職業一段棋手(相當於業餘六段。)同年,母親韋錕也離開了在貴陽上班的醫院,到北京和丈夫一起全力培養兒子。分居兩地生活了6年,一家人終於團聚,並搬進一間有衛生間和陽台的出租房。有了父母的共同陪伴,小韋星開心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