屍官楔子(一)(1 / 2)

楔子(一)

牛二柱是個混混,一個混的並不好的混混。

牛二柱今天起得特別早,這倒不是因為他有多勤勞,實在是肚子裏沒食兒,餓得睡不著。這幾天運氣差的邪性,靠坑蒙拐騙為生的牛大少整整一天都沒正經吃過東西,牛二柱愁眉苦臉的灌了一瓢涼水,勒了勒褲腰帶,有氣無力的跟裏屋的蒙頭大睡的老祖母打了聲招呼,這才走出自家東倒西歪的兩間土坯房,開始了苦逼而又悲催的一天。

饑腸轆轆的牛大少自然首先要填飽自己的肚子,而他得到食物的方法無非就是偷、搶、騙三個字,舊時天津衛的混混多如牛毛,但身份地位卻各不相同,身份最高或者說混的最好的那是有幫有派的職業混混,類似於現在的黑社會,俗稱“立堂的”,這類混混不用自己奔食兒,隻要往街口兒一站,不管是買賣鋪戶,還是走江湖的、混生意口兒的那都得意思意思,不然你在這一片兒就根本混不下去。那時候治安混亂,警局與幫會互相勾結,坐地分贓,老百姓也隻得忍氣吞聲,據當時的老人回憶,舊天津勢力最大的青紅幫,隨便一個幫眾出去轉一圈兒,都能賺的滿坑滿穀,除去孝敬幫主和巡警的,餘下的吃喝嫖賭抽大煙,那可是比神仙還滋潤。餘下的還有什麼“吃皇糧的”、“走口兒的”、“撩包裹的”、“打散雁的”、“伸手要的”……。,五花八門,不一而足,這裏先不細說,後文自有交代。

這牛二柱雖然混的不怎麼利落,卻是正經的門派裏出身,而且還是顯赫一時的青幫,因為入會太早,要論起輩分,那比他們這一堂的把頭也還要大上一輩兒,如今,就連他當年的徒孫都混得風生水起,牛二柱卻始終不紅不紫,整天為了一口嚼裹兒犯愁。要說牛大少人也機靈,嘴皮子更不白給,可就是沒有混幫派最重要的那股狠勁兒,一旦幫裏幫外有了爭執,不管是文鬥還是武鬥,牛二柱那一準兒想方設法推脫過去,這倒不是牛二柱不講義氣,而是因為他不敢不聽“老妖婆”的話。

所謂的“老妖婆”就是牛二柱的奶奶牛太夫人,牛大少一向對這位神神叨叨的祖母敬而遠之,這倒不是二柱忤逆,實在是這位祖母大人的來曆有些蹊蹺。

要說起牛二柱的祖上,那也是響當當的人物,乃是前清八大********之一莊親王碩塞的包衣奴才,別看說是奴才,可宰相門前七品官,正經科舉、武功出身的文武官員也招惹不起這些主兒。依靠主家恩典坐上高官顯位的更是大有人在。牛二柱的先祖就曾經做過直隸總督的顯官,隨後幾代也是簪纓不絕。到了牛二柱爺爺這一代,家道可就有點兒敗落了,隻做了一個正五品的監掣同知,管理天津一帶的鹽務,雖說牛老太爺權勢遠沒祖上顯赫,但財勢卻如日中天,這也難怪,鹽務可是肥的流油的差事,牛家想不發財都難。牛老太爺家趁人值,百事順心,可就有一樣兒,那就是沒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