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蒙智曾經擊敗的龍且的事情,大多數的人並不知道,胡亥也沒有派人大肆宣揚,所以這些人一是認為蒙家是叛亂,蒙智作為叛亂之後領軍本就不妥,二則是他竟然冒著天下大不韙,直接帶兵去與郡守為敵,所以這些人必然會想要想盡一切辦法來把蒙智拉下馬。
胡亥也隻能再度讓人把長沙郡守所犯下的罪行公諸天下,既然你們認為長沙郡守死的不妥,胡亥就想讓這些人知道長沙郡守是否該死?
同時他派出了一個禦史團,開始在如今尚在大秦治下的各個郡依次去查訪,開始考察各個郡守的功過。
既然這幫人閑著沒事到了如此的程度,胡亥也不介意,讓他們緊張起來,當他們忙著趕緊把自己的事情處理一下的時候,想來也就沒有時間和精力盯著別人一直去參了吧。
蒙智作為胡亥親自選定的人選,未來是還有大用的,胡亥怎麼會讓這些人影響到蒙智?
胡亥對於蒙智的期待並不太高,隻要他能達到他父親蒙恬的七成水平,胡亥就已經滿意。
盡管他現在在暗中采用著用糧草跟草原換戰馬這種釜底抽薪的策略,來削弱草原上那些遊牧民族的勢力。
草原上的這些勢力,沒有馬,他們的戰鬥力就損失了一大半兒。
但是草原上終究還是會有人不會滿足於這種情況,到了那個時候,和草原遲早還要打上一場。
胡亥打算把這個任務交給蒙智,他父親當年打得草原上的人不敢露頭,老子英雄兒好漢,他怎麼也得再把草原給打到不敢興起別的心思。
到了那個時候,胡亥依舊會推行用糧草換戰馬的政策,讓未來草原上的人他們隻會養馬賣馬,自己甚至都不會騎馬。
如此一來,可以耗費最小的代價,讓草原上這些人徹底無法在未來再掀起什麼波瀾。
到時候草原上的人在想要有行動,連上馬能戰的人都沒有幾個,而且自己這邊一旦給他們那邊斷糧,他們又沒有足夠的糧食支持自己打仗,那終究也隻是來一次死一些人來一次死一些人,到了那個時候,草原將不再是中原的威脅。
他也會派人到草原上暗地扶持勢力,就像草原上的那些勢力單單是陷入到自己的內鬥當中,就無法自拔。
誰能夠在內戰中取得好的戰果,就取決於誰與大秦的關係更好,他就能得到更多的糧食和更好的武器。
到了那個時候,就已經沒有了日後成吉思汗崛起的土壤,也許未來秦人會一直延續下去,天下歸秦,一如既往。
當然了,很多事情不可能像想象中那麼簡單,這對於胡亥來說,他現在還年輕,他有充足的時間去做。
如果一切如同他所預料的一樣,也許等到他30歲之後,他就可以放心的享福了。
到時候,他不隻可以走出鹹陽城,他可以走遍整個天下,帶著自己的妃子和孩子在大秦的大好河山當中盡情的享受這種波瀾壯闊的美景。
希望未來,他能等到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