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各有各路(2 / 2)

既然來了,那就別想走,自己能夠牢牢的拿捏住他的命脈,不怕他想跑掉。

對於這個人究竟安排個什麼職位,其實很難安排,他又不能直接領兵打仗,所以,那些領兵的職位不能由他掌握。

最終蒙智直接給他安排了一個軍事顧問的職位,這樣一來,終於能夠讓他名正言順的在軍中幹些事情,不會在被人問你究竟是幹什麼的?

是的,即是蒙智已經跟人說了,由這位全權負責一些事情,但是,但沒有給他正式安排職位之前,很多人還是不會聽他的。

因為他們不理解他為什麼要那麼做,對這些當兵的來說,你想讓我這樣做可以,你得說清楚為什麼?

如果你說不清為什麼,又沒有上麵的命令的話,那他就不會聽你的。

小將軍讓這個人全權負責,但是卻沒有讓自己等人完全聽他的話。

這就是因為這個人沒有職位,他們敢於投機取巧,一方麵認為這一個人沒有正式職位不能指揮他們,但更多的還是不理解他為什麼要這樣做?

他們考慮的是這個人是否有能力,以及會不會讓因此而讓自己等人顯得沒有能力。

無論這個人能不能成功的讓符合條件的新兵的人數增加,他們其實都不太喜歡這一個人。

如果能成功的話,豈不是說明他們之前想的各種辦法都不如這個人想的辦法?

如果不能的話,那自己等人又為什麼要聽他的?

有了軍事顧問的頭銜,盡管是個虛銜,這位幕僚遇到的阻礙也少了一些,起碼不會有人聽了他的命令,不去做事。

蒙智在暗中也都知道這些情況,但他也不好說些什麼,隻能給這個幕僚一個軍事顧問的虛職,讓他自己去解決這個問題。

如果真的有本事,已經給了你這麼多,那就把所有事情自己解決。

如果還每一條都要蒙智親自去處理,那麼蒙智要他幹什麼呢?

隻是出出主意並不能看出一個人的能力,還得通過做事才能看出一個人的能力,

單單紙上談兵,倒也不是不行,但是如果能夠具有實際中做事的能力豈不是更好?

蒙智這邊的招兵,如火如荼的進行著,李玄霸那邊的練兵也一天沒有停止,而王離那裏則是各種偷襲與反偷襲。

王離在清除了一批內奸,並且成功與大部隊彙合之後,並沒有急於求成,開展大決戰。

他已經見識過了項羽軍隊的戰鬥力,這還隻是有項羽手下的一個並不算頂尖的將軍帶領的一些並不算最精銳的士兵。

但是這些人也給他帶來了不少的麻煩,盡管最終的看似是大勝,但是在其中一旦有一步相差就錯,雙方的結果有可能完全反轉過來。

所以王離雖然首戰交取勝,但是,一沒有向鹹陽去上報請功,二沒有因此而大意輕敵。

他很清楚,項羽絕對不會再給他一個這種機會了。

接下來,項羽會把他的各支軍隊之間的距離盡可能的拉近,讓其中一方遇到偷襲,別的地方的人很快就能來支援。

所以王離知道,為了防止被對方給抓到,他以後隻能打的越快越好,絕對不能給對方留下反應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