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世傳言中總是極盡渲染左相燕不歸怎麼怎麼妖言蠱惑,右相與大元帥腦袋被驢踢了以至於被表麵如同後世曆史很久之後的隋煬帝一般繼位之前表現的極為出眾,一旦掌權卻又成為極大的暴君的會議的真相其實遠遠不像後世人所想。在這其中起著極為關鍵作用的李公公被或有意或無意的隱去,曆史總是這樣,後世的人總以為自己千辛萬苦終於識得了廬山真麵目,可萬萬沒想到其中卻還蒙著一層麵紗,甚至帶著麵具。我們越想看的真真切切,就越隻能看到模模糊糊。
於是,帝國以後的主宰者確定之後,其他的細枝末節其實不是那麼重要了。李天元一生以霸道的數百場戰爭被稱作東極戰神,而死後的一道口諭又讓人看到了他的權謀。他知道三皇子順利繼位困難很大,但隻是因為他的年齡還小,但怎麼讓他在這場極為艱險很可能讓無數人為之屍骨無存的戰爭中活下去,隻需要一個陽謀。二皇子想要掌權,就必須保證三皇子不能死,否則大皇子可以名正言順的出兵討伐。以皇後與柳家的勢力盡管到時候二皇子執掌著三千皇帝親軍,但也未必阻止得了這場可以名正言順的討伐他的戰爭。
所二皇子反而要全力保住三皇子的命,而即將會執掌東極殿的他也確實有這個能力,隻要把三皇子接進東極殿,柳家和皇後絕對無法越過皇帝親軍傷到三皇子。
這種極為老辣的製衡之術在李天元生前幾乎從來沒有表現出來過,以至於走出了養心居的大臣們想到之後卻仍心有餘悸,與他們共事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皇帝陛下,每個臣子都以為自己已經足夠了解的皇帝陛下,他究竟還隱藏了多少東西,他的後手究竟還有多少。
一個與你熟知的人突然做出一件你認為絕對超出他能力與習慣之外的事,並且做的很完美,這種感覺有些時候確實讓人恐懼。至於李天元為何要讓三皇子繼位,這背後蘊含的巨大疑團也隨著李天元的故去和李公公得告老還鄉在當世都成謎,遑論後世。
天元十三年三月廿七日,這一日的夜晚確實承載了太多影響曆史進程的事情,以至於平添了很多厚重之感,而其中,最被後世所反複研究的依舊是養心居密議。這場由於一個人的逝去而引發的動蕩也勢必會在一些年後由另一個人的崛起而平息。曆史總是這樣,我們永遠無法確定是英雄造時勢,還是時勢造英雄,因為曆史不可重來,時光無法倒流。無論是曾經發生過的,還是現在正在發生的,都是真實的曆史,它們由各自的曆經者所見證,形成一個或另一個的真實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