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柔性何享健 第五章低調者遠見,務實者高深7
少說、多做、悄悄幹
長期以來,“實幹闖未來”一直是粵商真實而傳統的經商心態。而商業功利意識過濃,文化底蘊不足又普遍反應出了廣東民營企業浮躁、急功近利。
比起其他國內大型企業,美的在何享健的帶領下表現得相當低調。因為美的不想獲得政治榮譽,不想樹典型、被標榜,也不想要虛名,它關心的是賺錢,所以很務實。長久以來,在“少說、多做、悄悄幹”的原則指引下,美的不僅很少被媒體追蹤,甚至連提高企業知名度的宣傳造勢也很少涉足,但美的的年增長率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卻一直保持著35%的增長勢頭。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
40餘年來,一路低調走過來的美的是穩健的、務實的,並在這個個性張揚、普遍浮躁的社會中繼續保持著戒驕戒躁、求實創新的作風,美的經過大浪淘沙的殘酷洗禮至今仍保持著持久穩定的增長率。80年代,美的的年均增長速度為60%,90年代為50%……2003年,美的集團實現銷售收入175億元,同比增長30%,其中出口創彙5億美元,同比增長60%。
這一連串成績,反映了美的埋頭苦幹的務實心態。但低調處事也會帶來一些問題,比如可能缺乏二次創業的激情、缺少強勢的霸主態勢和必要的全球化視野以及過於微觀的操作等。但聰明的美的人卻巧妙地回避了這些問題,他們用一輪接著一輪的科技創新掀起了二次創新的激情大潮;他們用宏觀的戰略眼光果斷出擊,成就了今天的霸主地位;他們用客觀務實的海外戰略布局,將美的的旗幟插在了大洋彼岸……
從這些成績中,我們看出了美的所具有的獨特優點,這就是美的一直堅持的價值倫理,比如充分尊重顧客的利益,不亂吹,不亂講,不去編造一些子虛烏有的概念等。而這恰恰是中國很多企業所缺乏的,卻又是最基本的營銷道德觀。很多時候,雖然我們口口聲聲說保護消費者利益、消費者至上……可誰又真正把消費者的利益放在首位?誰又能真正做到顧客至上呢?美的的成功,讓我們在看到希望的同時,也看到了一些企業的軟肋——浮躁、急功近利、好高騖遠。
多年來,美的不僅在作風上追求低調,在品牌傳播上同樣也堅持自己的風格。美的風格偏向於女性化,有活力,比較柔,比較年輕化,很清新、很脫俗。因此,美的在傳播形式上,並不搞鋪天蓋地的廣告戰和視覺衝擊,而是將重點放在店麵設計上。清新典雅的風格、小家碧玉般的脈脈含情將美的產品的內在韻味表現得淋漓盡致,而追求品位,不搞低俗化、庸俗化的東西也一直是美的精神的高尚所在。對此,方洪波曾說過:“我一直反對新聞炒作!市場部曾給了很多方案,包括炒作‘非典’……但我說不湊這個熱鬧。雖然這些對我們的短期效益是有點影響的,但我們還是必須堅持自己,並盡可能從這種堅持當中漸漸得到一些益處,比如注重品牌的提升等……”
2004年,當TCL收購湯姆遜和阿爾卡特為中國企業打開國際化之窗時,何享健沒有頭腦發熱跟風而上,而是保持了超乎尋常的冷靜和理智,並對當前形勢表現出一貫的低調風格。同年,何享健甚至拒絕了看起來可以在一夜之間變成全球白色家電業主導者的機會。當時,業界傳出海爾有意收購美國第三大家電巨頭美泰克的消息,而一件不為外界所知的事情是,美泰克在公開出售前首先找到了美的。
那時候,美的已經收購了美泰克在中國的合資企業榮事達,美泰克找到美的集團負責戰略的副總裁表示,希望把自己的資產出售給美的。與此同時,海外的一些投資機構也找到美的,提出如果美的有收購意願,他們將拿出90%的資金,美的自己隻需要掏10%。何享健給下屬的意見是:“可以接觸一下,看看怎麼回事。但實在講,送給我,我都不要。”
“我們有什麼能力去管控別人?看看美國、歐洲的企業到中國來收購,90%都是失敗的。它們是世界500強,擁有很強的資本實力、成熟的管控體係和流程手段,來中國都搞不定。我們去收購美國、歐洲的大企業就如同一個第三世界小國民營企業來中國收購一個大型國企,你服氣嗎?他能搞定嗎?”何享健自問自答。他非常清楚需求邊界和能力邊界,在這種情況下,他寧可讓機會流走,也絕不謀求邊界外的任何東西,不去做超出能力外的任何事情。
“不背包袱,不扛大旗,不冒進,要量力而行”——這是美的務實低調、埋頭苦幹的精辟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