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妹抖與IT民工(上)(1 / 2)

“嘿嘿嘿……”

坐了一路地鐵,蔣玉成傻笑了一路——雖然對於拿到ffer這件事情,蔣玉成本身並沒有覺得特別驚喜,因為從之前麵試的結果來看,這基本上已經沒有太大的懸念了,但是當真的收到正式的錄用通知的時候,蔣玉成發現自己依然抑製不住地興奮。郵件上給出的報道時間是上午十點,然而剛剛九點的時候蔣玉成就急吼吼地出了家門——坐地鐵隻要二十分鍾不到就能到達目的地……

從今開始我也算是有工作,能自食其力的了!蔣玉成十分興奮——以前雖然在點娘上陸陸續續有點收入,做遊戲也有一些存款,但是實際上他的稿費主要來源於低保,遊戲也更像是“一錘子買賣”而不是穩定的收入。換句話,跟直接靠稿費就能維持所有開銷的琪不同,蔣玉成現在還是要依賴父親定期給郵寄的生活費,自己的額外收入隻能作為零花錢而已。

不過現在可不一樣了——自己已經是有工作的人了!蔣玉成更加興奮了……從地鐵站出來,蔣玉成掏出手機,隨手掃碼打開一輛紅車,然後便直接騎了上去。跟中國大部分城市不太一樣,本市地廣人稀,宜居程度一直很高——空氣質量自然常年位居全國前五。今的氣就跟蔣玉成的心情一樣,晴空萬裏紅日噴薄。

騎著紅車穿梭在東風村開發區高樓大廈組成的鋼鐵叢林之中,蔣玉成抬起頭,正好看見一眾大樓的玻璃幕牆,在陽光照射下顯得瓦藍瓦藍的,甚是好看。一時間,蔣玉成便有了一種“自己已經是I精英了”的錯覺……

大概從十年前開始,得益於本市低廉的房價,再加上包括人大在內的多所計算機學科強勢的985大學提供的人才儲備,很多大型I企業和互聯網公司便開始紛紛入駐東風村開發區,再加上最近兩年大量建立的創業孵化器和隨之而來的一眾創業公司,一時間東風村開發區竟然有了點“中關村”的氣勢。這也無外乎穿梭在這裏的蔣玉成,會誤以為自己已經是工作在中關村的I精英了……

蔣玉成收到的正式ile是“++核心開發工程師”,公司開出的價碼,屬於開發區創業公司的平均水平——像++開發這樣的比較稀缺的崗位,正式入職的員工工資可以拿到一個月18K。雖然賬麵上隻有帝都同行的三分之二,但考慮到本市低廉的物價和房價,實際可支配收入恐怕比帝都的同行還是要高出不少的。

作為在校實習生,蔣玉成的工資是按計算的——按照勞動法規定,實習生每個月最多的工作日數量不能超過,以這個標準計算的話,蔣玉成幹滿一個月拿到的工資是正式員工的0%,也就是5400元。這個數字放在本市,已經比很多企事業單位正式職工的工資都高了——對於蔣玉成來,這更是一筆巨款:他跟珊珊一個月加起來生活費也就000元,現在直接翻了近三倍,而且都是實實在在拿到自己手裏的錢,這對蔣玉成的意義,恐怕要比昨琪家的房子那六位數的租金還大……

“啊,到了。”

跟之前麵試的時候一樣,蔣玉成順利地找到了公司辦公室所在的寫字樓——這一帶寫字樓的布局普遍大同異,高層的部分都是辦公室,而中低層則以各式各樣的商服為主。0世紀末的時候,這裏曾經有本市麵積最大的電腦城——的時候蔣玉成還記得自己有機會能來一趟都激動地跟過節似的,不過進入1世紀,隨著某寶和某東的興起,這裏的電腦城便開始以驚人的速度衰敗下來——取而代之的,則是各種亂七八糟的AG相關產業的店鋪:遊戲,動漫,女仆咖啡店,等等。由於附近就是生神將所在的理工寺,啊不對,是理工大學,因此每到沒有課的時候,就有大群大群的和尚啊死宅啊之類的來這裏找女仆姐姐求抱抱——於是這裏的妹抖咖啡店便一家賽一家地生意興旺……

從這個角度講,拋去I和互聯網公司的東風村開發區,與其是個“中關村”,倒不如是個“秋葉原”……

“光與影交織的膜都”——蔣玉成的腦海中突然閃現了這樣一個略帶中二色彩的詞彙:這樣一個三教九流魚龍混雜的地方,如果讓琪來拿它作為題材寫的話,肯定能寫成很不錯的現代都市奇幻風格的故事吧!就像《秋葉原之旅》那樣……

當然呢,蔣玉成也隻是有了這麼一個想法——畢竟他現在要做的事情多著呢,而且就算自己真的要開坑寫這種現實題材的作品,自己也不會從這個角度取材的——仔細想想,《秋葉原》的男主不過就是個行動力強一點的死宅罷了,放在現實中也就相當於是理工寺那幫被生神將成是“一百個0”的屌絲嘛!自己可是未來的I精英,是在寫字樓高層的辦公室裏上班的工程師,當然不能自貶身價代入成他們那個樣子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