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餘寶晨的未來道路(上)(2 / 2)

既然現在已經沒什麼別的事情了,那麼這麼爛的更新質量,自然是不能再繼續下去了——別餘寶晨了,就連蔣玉成自己,對於自己之前出來的東西,都有點看不下去了。過去的章節,入V之後不太好更改,那也隻能這麼過去——不過今後的章節,可一定要像以前一樣,好好打磨,不能再繼續粗製濫造地灌水下去了!

“接下來,應該寫……”

作為原作者,蔣玉成回憶了半,竟然還不知道接下來應該寫什麼——由此可見,最近的注水已經達到了何等喪心病狂的程度。無奈之下,蔣玉成隻好從自己的電腦裏翻出當初的大綱,“啊啊,看到了看到了!是桑塔艾爾瓦戰役!”

“嗯,是這裏……”餘寶晨一邊著,一邊調出電腦裏之前存儲的資料,“這一次呢,對手是……”

這一次,蔣玉成和餘寶晨直接在一起工作,所以為了盡可能地加快工作進度,這回直接就是餘寶晨口述,然後蔣玉成利用自己快的手把餘寶晨的東西變成文字:

“封建時代的會戰,往往存在著某種“默契”——受限於武器的殺傷威力和軍隊的組織能力,會戰必須在比較的戰場中進行,而兵力也應該盡量集中。不然的話,不要燧槍的殺傷半徑無法控製廣大的戰場,分散的部隊也極容易潰散解體。

所以像後來的戰爭中那種將幾萬人拉開十幾公裏長戰線的做法當然是不可能的,交戰的雙方無法始終保持接觸。換句話,盡管占領需要將部隊分散,會戰卻必須將部隊集中。

因此隻有用一種“你情我願”的方式進行:也就是,隻有雙方都願意進行會戰的時候,會戰才能進行。如果一方覺得會戰不利,而且形勢又沒有危急到非戰不可,他們大可拒絕。

蔣方鼎(即主角)相信,殖民地兵團會接受會戰:畢竟他們在兵力上占優勢,不會懼怕與主動求戰的共和軍交鋒……”

按照餘寶晨的情節設計,這一段對手派出的部隊,屬於典型的“戰列步兵”。當時作為偽軍迷的蔣玉成,還不知道到底什麼叫做“戰列步兵”——他隻聽過“戰列艦”。後來餘寶晨一解釋,他才明白,什麼是“戰列步兵”(或者“線列步兵”),什麼是“排隊槍斃”。

這一次呢,餘寶晨的意見,是寫一段在現在的網文中,十分少見的排隊槍斃作戰,然後按照慣例,在文中塞一堆關於一戰前歐洲曆史的資料。對於具體的內容,蔣玉成是不太了解的——他隻研究過二戰後,尤其是七十年代後的裝備(空軍裝備最多)及戰術(同樣還是以空軍類為主),其他的東西,他也不是特別了解很多都是隻知道一個名字而已。

“果不其然:半個時之後,對麵的山上冒出了一片紅色的軍陣。殖民地兵團出現了,穿紅衣戴高水桶帽的戰列步兵居中,騎兵位於左右兩翼。標準的教科書式配置。有趣的是,共和軍的列陣,某種意義上也和殖民地兵團異曲同工,也是步兵部隊占中央,機動兵力站兩翼。

在埃斯托瓦卡帝國,大部分領土和居民依然處在封建經濟的控製之下。雖然在沿海地區已經出現了市場經濟的分化,但是這些分化範圍有限——最多隻能是封建經濟的補充,遠不足以動搖其基礎……”

等等!聽著餘寶晨的話語,蔣玉成卻不知為什麼,一下子又想起了剛才自己想到的問題——餘寶晨現在是這個樣子,以後該怎麼辦?

夢想已經化為影,但是生活,終究還是要繼續。雖然餘寶晨是個白富美,家財萬貫,自然不用去為生計而奔波——而且以她的教養來看,顯然不會自己去坑爹惹麻煩,就算是坐吃山空,恐怕也會像任堂(注1)一樣,這輩子都花不完家裏的錢!不過,這樣的人生,真的好嗎?這樣的人生,真的是她想要的嗎?

注1:14年財報,任堂第一次出現虧損——但是在nds和ii的時代數錢數到手軟的老任,就算一直以現在的度繼續虧損下去,也要至少年才能把手上的現金全都虧完。到現在老任已經扭虧為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