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對決(2 / 3)

11區動漫裏麵常見這樣的情況:一部輕動畫化之後,原著粉絲們卻因為畫風的問題而對動畫版橫加指責——畫風的變化對於輕來,會給讀者帶來相當深刻的感受。作為一名動漫宅,蔣玉成當然也知道這一點。

然而奈奈的這部新作,跟右手王的插畫,相性簡直高到了爆表的程度——

“……”

毫無疑問,奈奈的新作從一開始就把“請右手王當這部的插畫師”給當成了目標。整篇作品,不管是描寫,故事展開,還是角色的人設,都是以請右手王來擔當這部的插畫家的前提來寫的——就像右手王之前畫過的妹子們一樣,女主角們全都被設定成了貧乳的蘿莉體型,右手王擅長畫的pse,喜歡的場景和服裝也是大量出場。

作為一名理科生,蔣玉成知道,奈奈,或者琪,雖然是個文科生,但是在這部作品裏,她可確確實實地在用統計學規律來指導這部作品的創作的:她一定是大量收集了右手王曾經在互聯網上表過的作品——給自己畫的插畫,和她自己在度娘吧過的手繪作品,和有妖氣上連載的漫畫都包括在內。她一定十分認真地對每一張插畫進行了分析,用統計的方式分析出了右手王在繪畫上的喜好和習慣——然後投其所好,專門為右手王,寫出了這樣的一篇作品!

以蔣玉成在互聯網上,對於神巫奈奈這個家夥的了解來看,她在性格上貌似不像是那種會這樣別有目的地寫的人。不過如果把“神巫奈奈”換成“琪”的話,那以她的溫柔和細心,這部作品的誕生就顯得很自然了——對於蔣玉成來,也就更加可怕了。

殺手鐧——沒錯,這個東西,簡直就像是絲帶姬一樣,改變遊戲規則的產物……完全就是,為右手王而寫的輕。當然,琪作為文科生,畢竟缺乏對技術手段的運用能力——如果她知道珊珊的癖好的話,直接穿個能戳中色女萌點的衣服,連自己帶書一起去向珊珊打包“銷售”的話,自己恐怕早就抬出場外了……

“這個……真的好強……”

蔣玉成不自覺地,自內心地對自己的“對手”,表達了自己的讚美之情。當蔣玉成意識到,自己不心把心裏話出了口之後,他抬起頭,想看看她的反應――正好碰上餘寶晨的表情。

蔣玉成已經有點失去信心了,但是生神將似乎依然散著主體革命的金光——她對琪的作品並不是不滿意或者是不讚賞,可是總的來,自信並沒有因此而動搖。在她看來,奈奈的文章就算寫得再好,再符合右手王的需求,也沒有能力淩駕於她的“藝術”之上。

不過偉大領袖__蔣公的不安沒這麼容易消除——他趕忙轉向琪的方向,卻現對麵的神巫奈奈,也就是琪,似乎是完全沒有聽到自己的話的樣子。

原來,就像是蔣玉成被奈奈的文筆所吸引一樣,琪也在目不轉睛地,看著蔣玉成的文稿。那麼,琪看了自己的作品之後,對自己的作品又會是什麼樣的反應呢?蔣玉成心翼翼地看著琪的臉,希望能從她那可愛的臉上,讀出些什麼東西……

現實生活中,有的人脾氣比較容易激動,心中的感情全都寫在一張臉上了;同樣,也有的人比較擅長察言觀色,隻要掃一眼就能把對方所思讀個**不離十。但是呢,琪並不是喜怒形於色的人,而蔣玉成也不是長於察言觀色的人——蔣玉成從她的表情上,根本就什麼也看不出來。

“原來是這樣啊……”

這個時候,蔣玉成的耳中突然傳進了一句話語,“原來……還能有這種寫法啊……真是漲姿勢了……”

漲姿勢?這是什麼意思?蔣玉成一時間有些摸不著頭腦。

“我明白了——”這個時候,琪似乎也注意到了蔣玉成的疑惑,“原來對於玉成哥來,珊珊真的很重要啊···”

“那···你是···”

蔣玉成的心,已經提到了自己的嗓子眼裏——雖然在幻想中,他曾經無數次地腦補過自己贏得勝利的場麵,但是這難道就是···

“坦白地講,我並不認為玉成哥的作品能比我的受歡迎,”琪道,“但是呢,玉成哥跟我的比試,原本也不是文章本身的對決——”

“這個嘛···”雖然被琪指出了自己在寫作本身上的短板,但是蔣玉成也並沒有否認——他當然知道,自己現在想要越奈奈,顯然是根本就不可能的。

“玉成哥想要傳達的,對珊珊的感情,我已經是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琪道,“文以載道——也許這才是文章本身的價值所在。這場比試,我甘拜下風——玉成哥對珊珊的這份感情,我可真的是完全比不過啊···”

“嗯·····”

這……算是贏了?

喜訊來得如此突然,蔣玉成的心已經跳得擂鼓一般,可他仍然實在無法確定這是不是真的……

“不過——”就在這個節骨眼上,琪突然話鋒一轉:

“···不過什麼?···”

果然沒這麼容易!——蔣玉成的心再一次提到了嗓子眼裏。

“我們的作品最終還是要由右手王本人來裁斷優劣的····”

“嗯····”

“但是玉成哥真的準備把這種段落給珊珊看嗎?”

琪向蔣玉成亮出他的surfae,仿佛檢察官在罪犯麵前亮出決定性的證據一般——她手指所指的部分,正是:

“妹妹的嘴裏麵出一陣陣顫抖的**,因為她的哥哥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