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環境監測管理模式探討(1 / 2)

環境監測管理模式探討

科學論壇

作者:梁勇

[摘 要]本文在調研國內外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模式的基礎上,通過分析我國環境監測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並對環境監測管理模式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環境監測管理 環境監測

中圖分類號:X83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34-0356-01

在我國環境監測實施的過程中,環境監測的數據和信息將直接影響到環境監測為環境管理服務的質量、環境執法的公正性和嚴肅性以及政府環境決策的科學性。環境監測必須麵對機遇與挑戰,創新質量管理的體製和機製,加強自身質量建設,確保監測結果的公正性和權威性。

1.中國環境監測管理麵臨的問題

環境監測工作在我國環境保護中發揮基礎性的作用,我國環境監測工作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時,也在環境監測管理方麵麵臨不少問題和有許多值得改進的地方。具體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麵:

1.1 基層環境監測站不能滿足新形勢發展

我國現行環境監測工作主要由政府下屬的機構承擔,管理模式和工作方式行政化居多,因此現行的發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市場化環境監測機構的發展。隨著環境質量的快速惡化,環境管理目標要求越來越高,監測任務和監測質量要求提高,而現有的環境監測站建設很難滿足新的要求。這種情況在基層環境監測機構中表現得尤為突出:①現有的一些基層監測站的監測能力和數據質量已經不能滿足快速發展的環境保護工作的要求;②部分基層監測站的儀器設備落後,嚴重影響環境監測工作;③環境監測工作人員嚴重不足,由於環境監測機構多從屬於政府部門,環境監測機構沒有自主的人事權,因此在環境質量不斷變化的背景下,基層環境監測機構很難根據監測任務來調整監測人員的數量,提高監測隊伍質量,以至於適應不了當前的環境保護工作要求。

1.2 環境監測數據的質量有待提高

目前,我國環境監測能力不斷提高,監測技術手段也得到快速更新。但與快速變化的環境質量相比,當前的環境監測質量精度有限,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具體表現在:①環境監測數據的質量管理落後,環境監測部門在前期通過相關的實驗室資質認可評審後,對於後續的實際監測工作管理較為鬆懈,同時環境監測機構往往監測任務較重,為了完成任務,實際監測中無法切實有效地管理環境監測數據質量;②環境監測機構的質量管理人員素質各不一樣。而在實際中,質量管理人員不僅要充分了解當前環境監測的最新技術、方法、設備及各種環境因子的達標標準,並且要熟悉質量管理領域的前沿發展趨勢,這就要求監測質量管理者個人的科學素質和工作能力較高。但是目前相當一部分質量管理人員缺乏必要的能力,因此起不到監督的作用。

1.3 監測工作人員的數量和質量製約環境保護事業快速發展我國已經初步建立形成了國家、省、市三級立體監測網絡。但也應看到,由於曆史的原因,目前監測人員狀況已經成為製約環境保護事業快速發展的障礙。這些表現為:①環境監測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與環境保護目標的快速深化不適應。環境監測機構都是政府部門的下屬單位,人員編製有限,而監測機構沒有人事主動權。同時監測部門在用人方麵沒有競爭激勵機製,人才進入較難,淘汰也較難,市場化因素缺失,因此這種用人機製根本留不住人才;②環境監測工作人員嚴重不足#隨著環監測工作任務不斷加重!而一個合格的環境監測人員需要多年的培訓和實踐#而目前由於環境監測機構的人員編製變動較少,再加上行政管理部門借調人員!使得監測單位的實際監測工作人數不能滿足環境監測的目標#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隨著環境質量快速惡化,環境監測任務數量級的增加!監測頻次也成倍增加!環境監測工作人員數量製約環境監測的發展。

2.環境監測管理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