芻議電梯節能與檢驗技術
科學論壇
作者:張傳龍 鄒琳
[摘 要]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高層建築數量越來越多,電梯得到了廣泛應用;電梯作為一種大型起重運輸設備,有著較高的技術含量和較為複雜的結構,安全事故容易發生;那麼為了規避安全風險,就需要做好電梯的安全檢驗工作。
[關鍵詞]電梯節能;檢驗技術;檢驗安全
中圖分類號:TU85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34-0335-01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工業化程度的提高,我國能耗問題日益嚴重;電梯作為非常重要的耗能設備,在節能環保的今天,就需要做好電梯的節能工作。我國在2013年也頒布了《特種設備安全法》,本法對特種設備的安全和節能進行了深刻的強調。本文主要從節能和檢驗安全技術兩個方麵進行了探討。
1 國內在用電梯能耗現狀和節能技術
通過相關的統計資料表明,我國有超過100萬台的在用電梯,這樣每年我國電梯耗電量就非常的大。近些年來,隨著高層建築的發展,每年新增電梯數量越來越多,那麼如果能夠將一係列的節能技術應用到新增電梯上,如永磁同步電機、製動電能回饋電網等等,就可以節約出大量的電能。另外,還可以將能量反饋技術應用到目前的在用電梯上,如果每台可以實現百分之三十的節能,又可以減少大量的耗電。因此,在如今能源資源日趨緊張的狀況下,就需要大力審查和監管電梯節能,同時,要對電梯能源利用效率的檢測方法以及評價標準進行統一,隻有這樣,才可以促使各項電梯節能降耗工作更好的展開。另外,市場上結合電梯節能新技術,也出現了諸多的產品,那麼就需要製定相關的政策法律,來更好地推廣和應用電梯節能技術。
2 檢驗安全技術
電梯作為一種特殊的起重運輸設備,在日常工作過程中,容易出現各類事故,那麼對於電梯檢驗人員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將事故隱患的檢測貫穿於檢測全過程之中。檢驗人員在檢測過程中需要嚴格依據相應的電梯檢驗規範,還需要充分了解和科學辨識那些潛在的危險源,結合判斷結果,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避免各類事故的發生。
經過辨識,電梯檢驗過程中一共有幾種形式的潛在危險源,一是墜落傷害事故危險源,這種危險指的是有高處墜落事故發生於電梯檢驗過程中,在監督檢驗電梯安裝過程中,在檢驗導軌等項目時,因為需要采用腳手架,那麼就可能從腳手架上摔下來;在對層門或層門坎進行檢查時,可能從腳手架上摔落下來;在轎頂檢驗的過程中,從橫梁上跨越時,可能從孔洞處摔落下來;在對廳門進行打開時,可能踩空了轎廂所處層站所導致了墜落事故。
二是機械傷害事故危險源:如在試車時,接觸者可能受到了旋轉的曳引輪和移動的鋼絲繩的機械傷害;在校驗限速器的動作速度時,鋼絲繩可能會擠壓到手指;在校驗製動器或者夾繩器時,運動部件可能會傷害到人身安全;檢驗人員在進入到井道內進行檢驗時,因為需要從轎頂進入,那麼就可能出現危險。
三是電氣傷害事故危險源:電氣傷害事故也可能會發生於電梯的檢驗過程中,比如使用了不符合電氣安全規範的電器設備、電動工具產品等等。另外是沒有正確的使用電氣設備和手持電動工具產品,絕緣性能不符合要求。在檢驗過程中,違反了相關的檢驗規範,違章帶電作業等等,都可能會造成電氣傷害事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