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鐵路貨場改造物流基地的理念淺析(2 / 2)

(3)基礎功能:鐵路貨運的基本貨物到發、裝卸和運輸功能。拓展功能:貨物的倉儲業和“門到門”接取送達。通過軟硬件設施的新建,形成物流基地能力和作業效率,並實現管理自動化、信息化,業務物流化,增強物流基地的競爭力,擴展輻射區域,從而提升鐵路綜合物流基地的效益。

3 鐵路貨場管理轉型

(1)鐵路物流基地應采用現代化物流管理將基地內各分散的業務運營企業合理整合,將多個物流企業集中在一起,實現物流企業的專業化和互補性。

(2)集中基地物流企業共享一些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設施。采用先進的技術,建立統一的交易平台,對物基地商貿物流、商品展示、電子商務、物業管理、物流運營中心等進行資源共享和信息交付,對物流設施、信息設施、輔助設施進行有效合理的管理。

(3)現代化物流管理中要注重發展方式的轉變。物流基地的發展方式不應該以經營上采用“招商、出租和售樓”經營思路的粗放型方式為主,應以集約型方式為主。應實現物流園區(基地)內各個物流業態相互融合,各功能區域相互支撐,利用物流基礎設施實現供應鏈上的增值服務和延伸服務。

(4)建立物流園區(基地)的組織管理構架及職責。

建立分工協作關係和領導隸屬關係的有序結合,明確組織機構的部門的劃分以及各部門的職責、權限和相互關係。從而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進行有效的管理和運營。

(5) 物流園區(基地)實現信息係統管理功能

物流園區(基地)信息係統管理需實現以下幾點:

1)物流基地內基礎設施的信息化管理功能,如車輛裝卸、倉庫、配送中心的信息化管理;

2)物流供需信息的強大查詢、發布功能。能夠滿足客戶、物流企業、政府等多方麵主體的信息交流與共享需求。

3)對基地內物流企業共同業務需求的強大支撐功能,尤其是具有普通需求而投資較大的功能。

(6)物流基地采用物流人才管理

物流基地對人才素質的要求非常高。人員的配置不能僅僅停留在搬運、裝卸、運輸等基礎層麵上。物流的核心在於通過現代化的管理理念和手段,來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效率,進而在整個供應鏈條上實現物品、信息和資金的高效、快速流動,為企業創造新的價值。其本質就是管理,這種管理最終要通過具備現代物流理念和管理能力的高素質管理人才來實現。物流基地可以采用引進人才、培養人才或兩者結合方式實現人才管理方式。因此,物流基地的發展更需要高級物流管理人才,以適應物流基地的更加長遠發展。

4 結論

通過對國內現代物流業大發展的趨勢、鐵路物流規劃的大前提及鐵路貨場自身發展需要的大背景分析,鐵路貨場改造為物流基地是鐵路貨運大發展的必然趨勢;

通過對鐵路改造為物流基地後功能定位的研究及鐵路貨場管理的轉型分析,鐵路貨場改造為現代物流基地是鐵路貨運大發展的必然方向。

參考文獻

[1] 丁小軍.鐵路物流的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科技信息.2008.

[2] 郭萍、紀嘉倫.我國鐵路冷藏運輸的現狀及發展對策分析.鐵路貨運.2004.

作者簡介

劉芳宏(1981-),女,本科,主要從事鐵路工程方麵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