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理論廣角
作者:朱韶瑞
[摘 要]我們正處在一個與時俱進的偉大的改革時代。在新形勢麵前,思想政治工作也必須要隨著形勢的發展而發展,在繼承優良傳統的基礎上,思想政治工作如何提高針對性和實效性,以適應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本文就這方麵的問題作一些粗淺的探討。
[關鍵詞]思想政治;群眾工作.
中圖分類號:D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34-0297-01
我們正處在一個與時俱進的偉大的改革時代。在新形勢麵前,思想政治工作也必須要隨著形勢的發展而發展,在繼承優良傳統的基礎上,思想政治工作如何提高針對性和實效性,以適應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本文就這方麵的問題作一些粗淺的探討。
一、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的必要性
唯物辨證法認為。事物的普遍聯係和永恒發展,是不以人們的意誌為轉移的客觀規律,不能用靜止的觀點、僵化的思想去對待已經變化了的客觀事物。我國社會主義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推動社會各個領域的改革,改變著人們的思想觀念。社會變革使思想政治工作麵臨“二個變化”,決定了思想政治工作必須要有的放矢,不說空話,要求真務實、勇於創新。
(一)思想政治工作的社會條件發生了變化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條件變化了,人們的思想觀念也隨之變化。
社會條件變化之一是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是在自然經濟占統治地位的基礎上,借鑒前蘇聯的經濟模式建立社會主義。與現代同步的價值觀念、效率觀念、競爭觀念這些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新觀念,衝擊著因循守舊、墨守陳規小生產觀念。
社會條件變化之二是機構改革。隨著機構改革的不斷深入,有許多原由財政撥款的企事業單位,成為了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經濟實體.政企分開,權力下放,企事業內部實行了經濟責任製,分配與經濟效益和勞動成果掛鉤,打破了企事業吃國家的“大鍋飯”、職工吃企業的“大鍋飯”的分配上的平均主義,充分調動了企事業單位和職工的積極性。
社會條件變化之三是對外開放。市場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國際間的往來與合作。隨著我國加入WTO對外開放,引進資金、引進技術、引進管理經驗,以及國外商品的不斷進入,伴隨著頻繁的國際經濟往來,資產階級的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會乘機而入。同時,對外開放開闊了人們的視野。各種學說.理論、觀點、人生觀、價值觀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和生活方式。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對象發生了變化
思想政治工作的對象是人,是人的思想行為。由於人們所處的社會環境不同,所經曆的生活道路不同,所接受的教育不同,製約和影響人們的思想觀念、個性形成和發展。
近年來.企業職工隊伍的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年輕人增多,老年人減少。年輕人在企業中占有絕對優勢。理想、有抱負,但不少人缺乏具體的行動和奮鬥精神·特點之四是講實惠,追求生活上的現代化,要求有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的這些變化,要求有新的工作方式與之相適應。
二、對症下藥.突出重點.提高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市場規則中出現了一些滯後的現象。我們隻有提高新時期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對症下藥,解決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問題,方能防範幹未然。
(一)對症下藥,在“幫”上下功夫
為了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應注意在“幫”上下功夫。
1、幫助幹部群眾正確認識形勢,增強信心。
我們常常講的識時務者為俊傑。“時務”者,形勢也。過去我們常采用形勢報告會,現在一些單位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因為有的單位隻注重抓經濟指標,而忽視了形勢教育,使部分人員目光短視,隻顧個人利益而不顧國家、集體的利益,不清楚“大家”與“小家”的關係。因此,各級從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幹部應多到群眾中去,通過舉辦各種報告會,對幹部群眾進行形勢教育,使幹部群眾通過認請形勢,明確方向,增強幹勁。在形勢教育中,關鍵是要引導幹部群眾站在宏觀的高度,從國際大環境、改革開放大格局、社會發展的趨勢看形勢,不被局部、暫時的困難所嚇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