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凝結水泵的浮動環密封效果不好的原因
凝結水泵的浮動環密封由於安裝質量不良,浮動環和支承環端麵的精加工程度不好,使得浮動環和支承環端麵的接觸嚴密性較差,空氣從備用凝結水泵浮動環和支承環端麵的接觸麵處漏入備用凝結水泵中,再從備用泵的入口抽空氣門處漏入運行泵的入口,由於運行泵入口處負壓大於凝汽器負壓,漏入的空氣便隨凝結水流入運行泵中,在運行泵中升壓後溶解於凝結水,使得凝結水溶解氧增大。
2.7 熱力係統疏水的回收的原因
排入凝汽器的流體大致有4種:凝汽器補水(除鹽水)、汽動給水泵密封水回水、低壓加熱器正常疏水、軸端加熱器疏水。這些回水排入凝汽器中,由於排入位置選擇不當、參數不當,變工況等會造成凝結水溶解氧量超標。
3 凝結水溶解氧偏高的危害
(1)縮短設備的壽命
大型機組普遍采用了回熱循環,當含氧量較高的凝結水通過回熱設備及其附屬的管道時,會對設備造成腐蝕。由於氧與金屬可以產生電化學腐蝕,使各輔助設備的壽命受到影響,所以會降低機組運行的可靠性。凝結水含氧量偏高會增加鍋爐給水的含鐵量,加快鍋爐受熱麵的結垢速度,降低鍋爐效率,影響鍋爐的安全運行,還會增加蒸汽的含鐵量,加快汽輪機葉片的結垢速度,降低汽輪機的運行效率,影響汽輪機的安全運行。
(2)影響機組真空
凝汽設備運行時處於高度真空狀態,過多的空氣漏入會造成機組真空的降低,增加凝汽器內空氣的聚集量,加重抽真空係統的負擔,使凝汽器內的凝結氣不能及時抽出,進一步增加凝汽器內空氣的聚集量,結果就是使蒸汽的放熱係數大幅降低,從而降低凝汽器的換熱效率,提高凝汽器的運行壓力,降低機組的熱效率,增加了廠用電率。
(3)降低回熱設備的換熱效率
回熱係統采用的是表麵換熱器,當設備的腐蝕產物附屬在換熱表麵時,形成疏鬆的附著層,同時,凝結水中的溶氧偏高時,會在換熱器表麵形成氣體薄膜,使得換熱器熱阻增大、機組抽汽量增加,降低回熱係統循環熱效率[5]。
4 減少凝結水溶解氧量采取的對策
4.1設備運行中:運行中加強對過冷卻度、真空嚴密性、循環水量和循環水溫等監視。采取的對策如下:凝汽器水位自動調節器投入運行保持水位在正常範圍內,防止水位過高淹沒銅管;加強調節減少汽水損失率,從而減少凝汽器的補水量;軸封壓力調節器投入運行,將壓力控製在規定值內,防止空氣從低壓軸封漏入;根據負荷對循環水量的調節,保持合適的循環倍率,冬季循環水溫度低於13℃以下,可以停止一台循環水泵運行,減少循環水量;低負荷時,根據負荷和水溫,利用凝汽器進、出口電動門,來控製循環水量,減少凝結水過冷卻度,凝汽器端差應控製在不低於5~9℃,以及考慮循環水被用來冷卻其它設備,因此調整凝結水過冷卻度時應從整個循環水係統來考慮;運行中凝汽器銅管漏泄,及時停機進行堵漏;分析機組負荷變化時,凝結水溶解氧量變化的規律,如果溶解氧量增加說明微正壓係統漏泄,如低壓抽汽管路、軸封係統等。
4.2 檢修中:機組檢修中檢查凝汽器內的除氧裝置;消除閥門的漏泄,尤其是負壓區的閥門,如:高壓加熱器的危急疏水門,給水管道的放水門等減少汽水損失,以減少凝汽器的補充水量;對真空係統灌水查漏,重點檢查的部位,如凝汽器喉部,低壓抽汽管道,低壓缸法蘭結合麵。對凝汽器水位調節器和軸封壓力調節器檢修;對真空泵進行檢修,保持真空泵的效率,以便及時抽出凝汽器內不凝結氣體。
5 結論:降低凝結水溶解氧量的方法
5.1 必須保證給水泵、凝結水泵的密封冷卻水暢通。
5.2 凝結水泵盤根采用碳纖維新材料,凝汽器補水加裝霧化裝置,熱水井加裝淋水盤等,以降低機組凝結水溶解氧。
5.3 利用各種停機機會,更改部分負壓係統的多餘法蘭,把連接的法蘭改為焊接形式,以減少漏入空氣。
5.4 更改凝結水溫度測點位置,使之能夠真正反映凝結水真實溫度,為分析凝汽器運行好壞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