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穿越河流條件下的給排水管道施工要點探討(1 / 2)

穿越河流條件下的給排水管道施工要點探討

建築工程

作者:王璐

[摘 要]給排水管道工程作為我國城市居民生活必不可少的基礎設施,其施工質量不僅關係著人們日常生活的舒適與順利,更與城市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伴隨城市的日漸發展,各種各樣的河流工程也向給排水管道工程施工造成了更大的挑戰,本文就穿越河流條件下的給排水管道工程施工進行探討,分析了穿越河流條件下的給排水管道施工要點,並提出一些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穿越河流 給排水管道 施工技術 施工質量

中圖分類號:TU9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34-0057-01

完善的給排水工程是保證城市用水排水正常的重要基礎,也是保障城市居民生產生活順利進行的基礎設施,隨著各項建築技術的發展,城市給排水管道施工技術與工藝也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事實上,排水管道施工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建築障礙以及自然障礙等,此時,必須采取必要的避讓措施,而避讓不僅會導致成本增加,工作強度加大,還有可能影響給排水的功能,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尤其是在遇到河流、公路等障礙物時,不得不采取適當的措施,以確保給排水管道的施工成本與使用功能。

一、 給排水管道的施工要求

在當前的給排水管道施工中,一般采用的就是合理有序的重力流通管道鋪設方式,按照相關的要求與標準,進行管道的鋪設。通常,給排水管道遵循的原則有四讓,分別為有壓管道讓無壓管道,埋管較淺的管道讓較深的管道、單管讓雙管、柔性讓剛性四種。這也意味著在實際的給排水管道施工過程中,不可避免的要避讓一些障礙物。[3]而結合我國給排水管道施工的現狀分析可知,一般應用於給排水管道施工的管道材料直徑均在300mm以及上,[2]依照管道施工的規範和原則來講,當管道與障礙物發生衝突時,會主動避讓。尤其是在遇到河流工程等障礙物時,給排水管道更要進行被動避讓,這種布設方式一直都是業內人士關注的焦點。而在穿越河流條件下的給排水管道施工可以采取多種方式,水下鋪築倒虹管施工、架空管道過河法等都是目前常用的幾種方式。

二、穿越河流條件下的給排水管道幾種施工方法分析

給排水管道施工難免會受到河流等工程的影響,在遭遇障礙物時,需要解決穿越河流施工的難題。傳統的施工方式采取避讓等措施,而避讓這一做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處理好了障礙物問題,但會相對的增大給排水管道施工成本,且不利於給排水管道的正常運行。為改善這一現象,選擇障礙物穿越施工方法,在遭遇河流阻礙的情況下,采取水下鋪築倒虹管技術、架空管過河技術等方式不僅很好的解決了障礙物的問題,更能保障施工成本。

以下就以穿越河流條件下的給排水管道施工的幾種方法進行分析,就其施工要點進行研究。

1 水下鋪築倒虹管施工技術

所謂倒虹管就是指在給排水管道施工的過程中,如果遇到河流、山澗或者一些地下構築物障礙物時,原有的給排水管道施工設計並不適用,而按照下凹的折現方式,將管道從障礙物的下方通過,從而形成一種類似U型管道的方式。這種倒虹管的管道鋪設方式能夠避免與其他市政基礎管道的重壓影響。給排水管道的目的就是進行供水與排水,且必須保證這兩項功能是不間斷持續性的。而為了保障不間斷供水與排水的功能,在實際的給排水施工中,從河底部穿過進行敷設,針對過河階段應進行雙線的給排水設置,保證其在河床與河岸的衝刷下也不會受到影響。而為了防止河流底部的洪水衝刷而導致管道被損壞,應設置成不通航道河流管頂距離河底高度差至少大於0.5m,而通航的河流高差應大於1m[1]。針對排水管道而言,河底埋管的設置和施工方式應與給水管道相同,而排水管道所采用的倒虹管通常都是鋼筋混凝土管或者鋼管。在確定倒虹管的鋪設路線時,應盡可能的避開與障礙物的正麵衝突,保證盡量短的倒虹管設置,並選擇河床與河岸較為穩定、河底不易被衝刷到的地段進行管道的敷設。

其次,穿過河道的倒虹管管道頂部與河床的底麵垂直距離至少要在0.5m以上,設置的工作管線至少要兩條。針對排水量不大的管道,可以將其作為備用管道;而當倒虹管遇到的是旱溝或者小河、穀地時,也可以進行單項敷設。此外,需要通過構築物的倒虹管設置應符合與該構築物相交的規定,因倒虹管的清理疏通比較困難,所以施工時一定要注意防止管內的淤泥沉積[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