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轉型經濟中的企業家戰略能力對企業績效的影響機製:“浙商”實證(1)(1 / 3)

在第四章中,已經通過規範的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界定和測量了企業家戰略能力。在此基礎上,本章將開展進一步的研究。

Man(2001)證明企業家戰略能力與中小企業長期績效呈正相關。賀小剛(2006)指出,在解釋企業績效差異化的所有的企業家能力變量中,企業家戰略能力最具有解釋力。轉型經濟會增加環境不確定性,企業家戰略能力的主要職能在環境不確定性日益強化的情境下,實現企業和環境的動態匹配。因此轉型經濟應該能夠調節企業家戰略能力對企業績效的作用機製。對這種作用機製的理論認識能夠影響企業家在動態環境下對自身戰略能力的重視程度和管理措施,從而影響企業可持續成長。但是現有研究是在集束意義的企業家能力和企業績效的關係研究中,把戰略能力作為一種企業家能力加以分析的,專門就企業家戰略能力的構成及其對企業績效的作用機製的理論研究並不多見,在轉型經濟情境下的調節效應研究就更加少見,在現有的“浙商”研究中,尚缺乏這個主題的研究。因此,以“浙商”為樣本,研究轉型經濟中的企業家戰略能力對企業績效的影響,既能夠推進企業家能力理論和戰略理論的發展,也能夠為“浙商”轉型提供相應的理論指導。

需要指出的是,本章的實證研究對象“浙商”是指其中的成長型中小企業。成長型中小企業是指成長速度快、成長效益好的中小企業,是龐大的中小企業群體的優秀代表。之所以做出這種研究設計,原因如下:首先,就中小企業而言,在企業家戰略能力和企業績效的關係研究中,Man(2001)就直接以中小企業為研究對象。賀小剛(2006)也指出,在企業家能力和企業績效的相關性研究的未來拓展中,通過限定企業規模(例如以中小企業為研究對象)是途徑之一。其次,就成長型中小企業而言,國外關於高成長型企業(其主體是中小企業)成長研究已經證明,企業家能力和戰略管理在其中發揮很重要的作用。再次,從企業規模來看,“浙商”作為民商,其主體是中小企業,其中有很多優秀的成長型企業。在第四節中,將再次對此加以解釋。

第一節相關文獻評介

雖然企業家能力的研究文獻比較豐富,但是專門研究企業家戰略能力和企業績效的文獻是稀少的,具有典型意義的是Man,Lau和Chan(2002)和賀小剛(2006)的研究。

Man,Lau和Chan(2002)建立了企業家能力、組織能力和中小企業競爭力的關係模型。

他們所研究的企業家能力包括機會能力(通過各種手段識別並開發市場機會的相關能力)、關係能力(關係到人與人或者基於個人對群體之間的互動,例如建設合作與信任的氛圍,使用關係網、說服能力、交流和交際技巧)、思維能力(與各種思維活動有關的能力,反應在企業家行為當中,如決策能力,吸收和理解複雜信息的能力,承擔風險能力和創新能力)、組織能力(涉及各種內外部人力、物質、財務和技術資源,包括團隊組建、領導員工、訓練和控製的能力)、戰略能力(設計樹立、評價和執行企業戰略的能力)、承諾能力(驅使企業家推動企業發展的能力)。企業家需要在各項能力之間尋求一種平衡。根據企業家能力的構成,他們提出了這些理論命題:企業家的機會、關係和思維能力與中小企業競爭範圍呈正相關;企業家的組織、關係和思維能力與中小企業組織能力呈正相關;企業家的戰略和履行承諾能力與中小企業長期業績呈正相關。

賀小剛(2006)通過中國企業的實證研究後發現,在既定的中國背景下,企業家戰略能力和企業家關係能力對於企業績效起到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企業家戰略能力為企業發展指明了方向,界定了企業經營邊界,決定了企業對市場變化的及時反應速度,因此是影響企業績效的至關重要的變量。

上述文獻運用科學的管理研究方法,就企業家戰略能力對企業績效的影響機製展開了實證研究。但是以下問題尚待進一步探討:沒有分析企業家戰略能力的構成,隻是把企業家戰略能力作為企業家能力中的一種加以局部解析;沒有分析動態環境下的企業家戰略能力對企業績效的影響機製;沒有將中國背景下的相關製度因素納入研究框架(賀小剛,2006)。因此,把轉型經濟這一情境變量納入研究模型,揭示中國轉型經濟環境下,企業家戰略能力對企業績效的影響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