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防患未然(2 / 2)

如果張延壽因身份過低、隱秘的進入皇城有困難?紀嘯交代張延壽要首先去尋找霍成君索討皇後的禦賜玉佩,憑此玉佩就可以不受阻攔的輕鬆進入皇城。尋求保護皇室成員時,如果皇室成員有所疑問?紀嘯交代張延壽可向現在朝廷的主持者皇太後上官婕表明是受他的委托行事,並可以從霍成君處取來的玉佩為證。

最後,紀嘯神色凝重的對張延壽叮囑道:“兄長一向是做事沉穩、細致。京城之事就拜托兄長了!兄長如發現、確定有不妥之事,為掩人耳目(主要的自然是老霍光),亦應馬上派人快馬趕到軍前通報予小弟,小弟會酌情尋機及時的稟報給聖上。兄長雖未隨軍征戰疆場,然此務卻要重於疆場上的廝殺多矣!千金的重擔現在都壓到了兄長一人的肩上。兄長亦要多多的保重自身哪!至於兄長行事時的諸多細節,小弟亦無能麵麵俱到。隻有靠兄長自行隨機應變了!唉……!惟願我等乃是在杞人憂天!否則,實是難以預想如果出現不測會給我大漢的江山社稷帶來多少的災難、朝局引起多大的動蕩啊?”

“賢弟放心!為兄既然身為大漢的臣子,就應不畏艱難、不懼險阻的為江山社稷盡到自身的一份心力!如果真如我等預想的一樣發生了不測之事,為兄也會派人急報賢弟的;為兄明白賢弟心中存有的是何種的忌諱。”正容的連連點著頭的張延壽,言語不多、但十分堅定、同時也頭腦十分清醒的表示著自己的決心。……

在軍營中臨時住了一夜的紀嘯和趙睿,隔日幾名極其後草草的進了些食物,就又忙上起程、快馬加鞭的前去追趕北征的大軍……。

昨夜,在就寢之前,紀嘯本著‘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的原則,在同張延壽重新商議、探討目前京城長安的局勢的時候,也把年少、機靈的趙瑞給留了下來。三人一起就一些的細節的問題又進行了一番詳細的推演、評估和探討。當然,當時作為紀嘯和趙睿來說,也就是在給留守的張延壽擔當參謀而已。具體要如何的實施?最後還是需要張延壽視具體的情況演變而臨機去處理。

當然,現在這些事也就是恍若他們在憑空臆想的現在還毫無任何的征兆。也許一切並不會發生、他們真是在杞人憂天也說不定?因而,在探討時、特別是張延壽,也在盡量的避諱著一些如‘謀反’、‘篡逆’等一些過分忌諱的詞句。

明智的人在困境中會看到機遇,愚蠢的人在困境中會看到災難。對於現在還是屬於大漢朝的低位臣屬的紀嘯、張延壽、趙瑞來說,在探討中也不得不說其實是還懷有這一種莫名的亢奮情緒。那個有能力的人能不希望在搏擊狂風巨浪中去創造出輝煌的功業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