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展示胸襟(2 / 2)

“嗬、嗬!好、好、好……!”連說了幾個‘好’字的張安世,話鋒一轉神色也莊重了許多的又舊話重提到:“賢侄不能就僅僅是思慮到這些隻是畫在紙上的東西吧?若如此,那可真就如紙上談兵的趙括一樣了!賢侄何不盡言?讓老夫也可以對賢侄的才幹多有一些了解?”張安世半帶著相激的話語,也顯現出了老謀深算的他並不是輕易就可以用花言巧語所能夠打動的。

從客觀的角度來看,對軍略原本就一知半解的蘇武、漢宣帝對紀嘯的肯定,則大部分是出於感性上的認可。而紀嘯如果是想要完全的得到張安世的肯定,還必須要以實際的能力上加以認證、從純理性上得到認可。本就是行伍出身、軍略極其精通的張安世如果對紀嘯加以了完全的肯定,那也就等同於紀嘯是完全的名實相符、也同時會讓漢宣帝和老蘇武對紀嘯的肯定從感性轉變到理性上。這樣一來,紀嘯也就會更近一步的得到信任、也會被賦予更多的權利。

在這一點上並不糊塗的紀嘯,心裏也明白漢宣帝就如一位急需要擁有許多為其賣命的仆從的主人,而張安世則就像是漢宣帝這位主人所委任的遴選仆人的主考官一樣。最後漢宣帝這個主人能否接受並加以任用紀嘯這個仆人,其實最終還是要取決於張安世這個老辣的主考官。

因而,明白這個道理的紀嘯認真的整理了一下思緒,才慎重的說到:“之前叔父曾言,如果把這些軍械裝備到我大漢軍旅中、會使我大漢的軍旅在軍力上有所提高確乃實情。然任何事均不是一蹴而就的,亦需要長期的磨合、訓練才能適應並運用嫻熟。另外,叔父統帥我大漢的軍旅當知,軍械從一定程度上來講也僅是起到輔助的作用而已;而最為重要的還是作為我大漢國之重器的軍旅本身、也就是軍卒本身所具有的諸般能力和條件。……”

因為說得有些繞口,紀嘯話語頓了頓,盡可能的讓張安世回味一下、聽明白自己說的是什麼意思之後,紀嘯才又進一步的接著說到:“也就是說:我大漢的軍卒不僅要有為江山社稷視死如歸、一往無前的胸襟,而且還要有能夠發揮出軍械最大效用的體力和技巧。故而,軍卒自身能力的提高,仍然乃是重中之重!以人為本方為至理呀!

晚輩就是基於此點,才向聖上自請先為聖上編練出一支個個如軍中猛虎的軍中精銳。當然,先期的編練也隻能是遴選出來幾百人而已。待這幾百人有所成就後,那這幾百人也就可以成為了我大漢軍旅的種子,會在我大漢的軍中遍地開花結果。那時,就不愁我大漢軍旅可以達到無人可敵、無往而不勝的境界了!……”

“賢侄今日可真是讓老夫驚奇無比了!好一個以人為本!老夫、甚至聖上和子卿還是都把賢侄看得太過簡單了!……”聽到此的張安世,不禁又脫口感歎著;並且還以一種莫名的、意味深長的目光凝視著紀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