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是高潔的,是頑強的,也是溫柔與纏綿的,風一生都在親昵自然,尋找一方淨土,一份靜謐,一棵樹,讓風疲憊的時候背可以靠一靠的樹啊,慢慢的在向秋天的風靠近。
“人生若隻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貝貝見此詩興大發。
“姐姐,秋天還沒有到呢。哪來的‘何事秋風悲畫扇’啊!”莫悠悠坐在石凳上白了她一眼,一句話就把這句優美的詩句跌入最底層。
遠處卻傳來一陣陣掌聲,說道:“好詩,好詩。”
貝貝和莫悠悠看向那個人,那人身長九尺,高挺的鼻子,眉似臥蠶,唇方口正,厚薄適中的紅唇這時卻漾著另人目眩的笑容,髭須地,閣輕盈,滴溜溜兩耳懸珠,明皎皎雙睛點漆,一身藍色的錦袍,手裏拿著一把白色的折扇,腰間一根金色腰帶,腿上一雙黑色靴子,靴後一塊雞蛋大小的佩玉,他的肌膚上隱隱有光澤流動,頭戴一頂青紗抓角兒頭巾,腦後兩個白玉圈連珠鬢環,溫文爾雅,腳步很均勻,雙臂一前一後的擺動著。
“岑哥哥。”貝貝親切的呼喚他。
“貝貝,雖然秋風未到但你這詩初見,驚豔,驀然回首,曾經滄海,早已是換了人間。”三皇子說道。
“貝貝這詩還有別的意思。”莫悠悠悠閑的解釋道。
“是什麼意思?”
“當然是與意中人相處應當總像剛剛相識的時候,那樣地甜蜜,那樣地溫馨,那樣地深情和快樂。”莫悠悠深情說道,好像自己親身經曆過。
三皇子神色有些變動,問貝貝:“貝貝,你有意中人?”
貝貝點點頭,說:“是的。”然後又撇的一幹二淨,“那都是很早的事了,我與他注定不能在一起。”
“可是第二句卻是如此的悲傷。”三皇子不知道貝貝經曆過什麼,但是他很清楚貝貝的背後一定有不可人知的秘密。
“第二句的意思是用漢朝班婕妤被棄典故。班婕妤為漢成帝妃,被趙飛燕讒害,退居冷宮,後有詩《怨歌行》,以秋扇為喻抒發被棄之怨情。南北朝梁劉孝綽《班婕妤怨》詩又點明“妾身似秋扇”,後遂以秋扇見捐喻女子被棄。何事:怎麼會落到。秋風:一向形容悲慘的情景的。這裏是說本應當相親相愛,但卻成了今日的相離相棄。若你是想要更詳細的解答可以參考資料《怨歌行》。”莫悠悠向他解釋道。
“那可真是悲慘啊。”三皇子為班婕妤惋惜道。
“對呀,好杯具的。”
“對了,漢朝是哪個國家?為什麼在曆史上沒有?“
被三皇子一問莫悠悠便啞口無言,不知道怎麼向他解釋漢朝的事情。貝貝見莫悠悠不得解釋也沒用袖手旁觀,隻能對三皇子撒謊來應付三皇子的那顆好奇心,很淡定的說:“本來漢朝可以是一個曆史悠久的國家,他們也從不侵犯任何國家,因為他們不喜歡戰爭自然也就不會讓戰爭發生,他們也知道一旦戰爭發生百姓就會民不聊生,甚至百姓還會因為戰爭失去自己的親人,無論哪個國家興亡最苦的都是那些無辜的百姓,這是他們最不想看到的,他們還會時常減免賦稅或者將賦稅降低到一半,如果有人還交不起賦稅的話他們將會再免去一半的賦稅這樣即使再窮的人他們也交的起,他們還會經常到民間體會那些百姓的生活還會幫助他們,比如說,幫老奶奶推車,給那些乞丐和窮人一些銀兩,皇帝還會親自免費為百姓們在街上義診,還會為小朋友建立學院時常會抽空親自去交他們念書讓他們長大了之後都成為國家的棟梁還會陪著小朋友玩陪伴著他們成長,還會建立養老院讓那些老人獲得舒適的生活,其實他們最大的願望隻是希望百姓能夠安居樂業其他的別無他想,之所以沒有出現在曆史當中那是因為他們不想像那些國家一樣要把自己的輝煌事跡都給後人顯擺,這也是他們想要告訴後人:卑鄙和高傲的動機隻會滿足愚人、武夫、人類的侵略者和掠奪者的貪於,人們應當放棄這種動機,不要讓這些誘人的飲料再麻醉那些自命不凡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