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體語言表達技巧
{引導案例}
彼得是一名空調設備的推銷員,但是在空調設備安裝剛興起的時候,由於當時空調售價很高,因此,很少有人問津。要是出去銷售空調,那更是難上加難。
彼得想銷售一套可供30層辦公大樓用的中央空調設備,他進行了很多努力,與公司董事會來回周旋了很長時間,但仍然沒有結果。一天,該公司董事會通知彼得,要他到董事會上向全體董事介紹這套空調係統的詳細情況,最終由董事會討論和決定。在此之前,彼得已向他們介紹過多次。這天,在董事會上,他強打精神,把以前講過很多次的話題又重複了一遍。但在場的董事長反應十分冷淡,提出了一連串問題,使他疲於應付。
麵對這種情景,彼得口幹舌燥,心急如焚,眼看著幾個月來的辛苦和努力將要付諸東流,他逐漸變得焦慮起來。
在董事們討論的時候,他環視了一下房間,突然眼睛一亮,心生一計。在隨後的董事們提問的階段,他沒有直接回答董事的問題,而是很自然地換了一個話題,說:“今天天氣很熱,請允許我脫掉外衣,好嗎?”說著掏出手帕,認真地擦著腦門上的汗珠,這個動作馬上引起了在場董事的條件反射,他們頓時覺得悶熱難熬,一個接一個地脫下外衣,不停地用手帕擦臉,有的抱怨說:“怎麼搞的?天氣這麼熱,這房子還不安空調,悶死人啦!”這時,彼得心裏暗暗高興,覺得時機已到,接著說:
“各位董事,我想貴公司是不想看到來公司洽談業務的顧客熱成像我這個樣子的,是嗎?如果貴公司安裝了空調,它可以為來貴公司洽談業務的顧客帶來舒適愉快的感覺,以便成交更多的業務。假如貴公司的員工因為沒有空調而感覺天氣悶熱,穿著不整齊,影響公司的形象,使顧客對貴公司產生不好的感覺,您說這樣合適嗎?”
聽完彼得的這番話,董事們連連點頭,董事長也覺得有道理。最後,這筆大生意終於拍板成交。
思考題:
1.開始階段,彼得是如何與董事會談判的?
2.彼得通過怎樣的方法,說服董事會簽訂空調訂單?
問題1 哪些肢體語言會給對方造成誤解?
1.侵占空間
當人們站著講話並試圖在溝通中表現得積極時,最容易這樣做。講話時過於接近他人,對方會有不舒服的感覺。
一般來講,兩人越是熟悉,關係越友好,交談時的距離就會越近。但是,沒人喜歡有東西平白無故的擋在自己麵前。有時候你表現出這種行為是由於你的態度強硬或被你聽到的信息激怒——你可能有陷入攻擊式交流模式的嫌疑。距離越近,聲音越大,這樣並不能更好地說服別人接受你的觀點,有時還會起到反作用。
2.麵無表情
這裏主要指麵部沒有情緒變化。當你需要向別人表達重要信息時,如果麵部沒有情緒變化,說明你對自己的信息缺乏熱情。如果自己對信息都不感興趣,那麼對方很快會有同樣的感覺。雙方的溝通就會出現障礙了。
3.表情嚴厲
這種表情通常表現為眉毛緊蹙,是種不具有吸引力的表達方式,會讓傾聽者感到厭惡。如果不是出於某種特殊原因或者被迫,對方是不願意參與到與你的談話當中的。這種表情會在某種程度上誇大你論調的尖利度——也會使你陷入攻擊式講話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