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鞍重股份:成功源於那份專注(1 / 1)

鞍重股份:成功源於那份專注

振興遼寧

作者:孟晞

在國內煤炭、冶金礦山、築路等行業,提起鞍山重型礦山機器股份有限公司,可謂盡人皆知,鞍重自主開發的振動篩等30多個係列千餘種產品以高性能、高精準度馳名國內外市場。2014年上半年,在煤炭、鋼鐵等行業陷入低穀的情況下,公司實現銷售收入1個多億,產品出口美國、日本、歐盟、東南亞、非洲等10餘個國家。同時,鞍重還主持起草了國內唯一一項振動篩行業強製性國家標準和21項振動篩行業標準,成為國內同行業產品品種最全、規模最大的廠家。

說到鞍重這些年的發展,老職工們的回憶滿懷自豪:“1994年,咱公司剛成立那會兒,還是個隻有十幾個人的校辦工廠,叫礦山機器廠。巴掌大的小院,前麵存貨,後麵生產,中間辦公。如今,廠子規模逐步擴大,成為國內同行業唯一的上市公司,產品質量在全國叫響,能有今天這成績,都是沾了自主創新的光!”“的確如此,”一位公司高管在談到企業近些年的成功時說,“自主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原動力。除此之外,我們還多了份專注,那就是專注一件事,做到最好、做到極致的鞍重精神。”

與多數企業的多元化經營理念不同,鞍重始終致力於以振動篩設備為主的產品研發。企業成立伊始,缺少知名度,也沒有能力參與高端設備的市場競爭,在外人看來,這樣的小企業也就是做做代工,不用操什麼心,隻是賺點加工費。但鞍重人卻沒有選擇這條看似安逸的路子,他們首先想到的就是研發新產品。利用對行業的了解,技術人員瞄準了振動篩市場。功夫不負有心人,正是自主研發的築路振動篩為公司掘得了“第一桶金”。

2003年是公司發展的關鍵一年。這一年,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號角正式吹響。彼時的鞍重已在同行業中小有名氣,轉型升級,擴大產能是題中應有之義,然而是否擴大發展領域、實施多元化產品戰略的爭論卻甚囂塵上。這次,在仔細分析了企業優勢和短板以及市場走勢後,鞍重仍然選擇了專注於老本行。利用老工業基地振興的契機,他們下大力氣搞科研。一方麵,投入巨額資金建設技術中心,另一方麵,積極搭建產學研協同創新平台。當時,大型化振動篩產品附加值高,市場需求旺盛,但其生產技術一直是個世界性難題,鞍重要實現真正的飛躍,就必須邁過這道坎。為了打破國外廠家的壟斷,鞍重組建了包括學術科技帶頭人、高級工程師等在內的高質量科研團隊,開始了技術攻關。經過不懈的努力,鞍重自主研發的“大型香蕉直線振動篩”榮獲國家級重點新產品獎,一舉打破我國大型振動篩一直依賴進口的局麵。

類似的例子數不勝數。正是這份專注,為鞍重帶來了勃勃生機。如今,鞍重的數控加工中心、高精度專用工藝裝備和加工設備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成功實現了加工程序化、檢測數字化。在高端振動篩領域,鞍重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專利98項,每年都有代表國際一流水平的產品推向市場。

專心致誌,保持定力,是鞍重人的品格。未來,鞍重人將更加專注於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一個產品專業化、品質卓越化、管理現代化的“新鞍重”,正在不遠處向我們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