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唱響“蘭台為民服務歌”(2 / 2)

打破封閉運行的“體內循環”,黨支部和黨員直接麵對群眾,直接服務群眾,讓群眾走進“體內”,是經科處黨支部服務群眾的基本思路。

省直機關“在職黨員進社區”活動開展以來,經科處黨支部6名黨員把服務群眾的觸角延伸到“八小時”之外,以檔案人特有的方式傳遞著“蘭台正能量”。沈陽市和平區新華街道豐澤社區是經科處黨支部的聯係點。支部黨員在做好扶危濟困、捐資助學等日常幫扶工作的基礎上,著眼社區群眾對曆史文化、家庭建檔等方麵的愛好和需求,組織支部黨員開展以檔案展覽、講解、谘詢服務為主要內容的“社區檔案講堂”,讓“滿族曆史與文化”檔案圖片展覽走進豐澤社區,為群眾答疑解難50餘人次,免費發放《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解讀手冊、家庭建檔指南、省檔案館征集指南、館藏介紹等宣傳資料2000餘份,服務群眾近千人。

創新有章法 點滴見成效

創新是基層黨建的活力源泉。在創建創新型黨支部中,經科處黨支部以破解思想政治工作和業務工作瓶頸問題為著力點,以支部工作創新推動業務工作創新,以業務工作成效檢驗支部工作創新成果。

經科處黨支部積極鼓勵和支持支部黨員結合思想政治工作和業務工作麵臨的新情況、新問題開展研究工作,並在支部曆次民主生活會、專題學習會中多次提到創新,倡導將新想法新創意新點子融入到學習工作之中,營造一種“人人求創新”的氛圍。

創新支部活動的載體,使黨員“小課堂”巧做創新工作的“大文章”。

在創建中,經科處黨支部以“三會一課”為載體,開展了“黨員小講堂”“黨員演講日”等活動,會前黨員幹部充分準備好講題,按照“百家講壇”模式,引導支部內的黨員做一名在業務和學習上勇於演說、善於交流的“開壇人”,然後由支部書記和支部內的黨員點評。活動一經開展,支部內的黨員踴躍參加,不僅活躍了支部生活的氛圍,而且增強了黨員幹部的綜合素質。

圍繞新時期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問題,支部書記歐平牽頭撰寫的《領導班子中心組學習方式創新研究》,榮獲遼寧省學習型黨組織理論研究會2013年學術年會優秀成果一等獎和省社科聯2013年遼寧省社會科學學術活動月優秀成果三等獎。經科處參與研究的國字號項目“農業農村檔案建設係統規劃與示範”通過國家檔案局驗收。完成了全國檔案人員崗位培訓多媒體教材《會計檔案整理》的編寫製作任務,並由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發行。

打造創新型黨支部,激發了支部黨員幹事創業的熱情,凝聚起檔案人服務民生、推動發展的智慧力量。2013年年初,經科處瞄準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問題,在全國率先規範食品安全檔案工作。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省檔案局與省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等11個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加強食品安全檔案管理的通知》和《遼寧省食品安全檔案管理辦法》,規範了食品安全檔案管理。印發了《關於對全省食品安全檔案工作進行督查的通知》,先後對阜新、沈陽、本溪等市食品安全檔案工作開展了督查。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在創建“三型”黨支部這條創新之路上,經科處黨支部以學習為基礎、以服務為根本、以創新為動力,充分發揮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把檔案為民的“好心”真正辦成群眾滿意的“好事”,唱響了為民服務的“蘭台之歌”,以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效踐行了黨的群眾路線。

(注:蘭台是中國漢代對檔案典藏和管理者的尊稱。)

(本期特別策劃稿件由遼寧省直機關工委組織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