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一詞源自電影腳本,意思是對未來電影中的某個情節進行詳細研究和演示。20世紀40年代,就職於蘭德公司和哈德遜研究院的著名未來學家赫爾曼·卡恩借用了這個詞,並應用於美國空軍的戰略規劃,來形象地說明針對一係列可能的未來,並對組織戰略進行比較測試。情景規劃的研究由此發端。

作為一種管理工具,情景規劃一直被認為是應對不確定性的重要方法。50餘年來,情景規劃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領域內產生了眾多的未來學家和學術大師,本書的作者彼得·施瓦茨先生就是其中非常著名並產生了重大影響的一位。

施瓦茨先生是國際著名的戰略學家和未來學家,是全球商業網絡(G。lobalBuslrlessNetwor、k,GBN)的創始人和董事長,同時也是位於美國舊金山的風險投資公司A]taPar、tners的合夥人,以及多家公司和組織的董事會成員。在1987年創建全球商務網絡之前,施瓦茨先生在倫敦領導了荷蘭皇家

殼牌集團情景規劃小組,此外,施瓦茨先生還曾出任過斯坦福研究院的戰略環境中心總監。

施瓦茨先生一直致力於未來研究及相關領域的谘詢服譯後記289務,曾出版過許多專著,如《情景規劃:為不確定的世界規劃未來》、《長期繁榮》、《當好的公司做了壞事》、《中國的未來》及《七個明天》等,本書就是施瓦茨先生眾多著作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一部。著名的戰略管理大師、哈佛大學教授邁克·波特評價本書是“一部開啟未來研究全新視角藝術之門的迷人著作,對任何組織而言,這都是一個根本性的挑戰”。在本書中,施瓦茨先生用生動的語言向讀者詮釋了情景規劃的思想精髓,詳細介紹了情景規劃的實施方法,並將未來世界的可能情景作為案例向讀者作了介紹。

本書是情景規劃研究方麵的經典著作,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應用推廣價值。截至目前,亞馬遜公司統計顯示,已有121本著作引用本書;G。0gle學術搜索顯示,本書被引用次數高達七百多次。另外,情景規劃方法產生於管理實踐,並在管理實踐中獲得不斷豐富和發展。作為不確定性管理的重要工具,情景規劃得到了企業界和學術界的廣泛認可。本書作為情景規劃研究的經典著作,應該成為研究者和實踐者的必讀書目。

也正是基於以上認識,譯者及其所在的學術團隊將本書譯成了中文。在翻譯本書的過程中,譯者的導師一一成都電子科技大學管理學院新興技術管理研究所所長銀路教授——給予了譯者最堅定的支持和最有益的指導,在此謹對銀路教授表示衷心的感謝!此外,感謝華夏出版社的陳小蘭主任和姬利敏編輯,是陳小蘭主任對本書學術價值和應用推廣價值的敏銳判斷,堅定了譯者完成本書翻譯工作的信心,而姬利

敏編輯耐心細致的工作更為本書的可讀性增色不少。再有,譯者還要感謝國際商業網絡公司的馬克斯·巴克曼先生,英國約翰威利出版社的弗朗西斯卡·沃倫女士,以及英國約翰威利出版社北京代表處的黃濤先生,他們都為譯者的工作提供了寶貴的支持。

本書是譯者所在的學術團隊集體努力的結果,具體分工如下,前言、第一至第五章、附錄、尾注及相關文獻由石忠國譯;第六章和使用指南由李天柱譯;第七章由朱新財譯;

第八章由高峻峰譯;第九章由程躍譯;第十章由宋豔譯;尾聲和編後記由黃麗娟譯;統稿工作由石忠國完成。感謝團隊成員的辛勤工作!同時也感謝王敏師姐和馮薇老師所給予的幫助和指導!

譯者2007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