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榮縱然是出身太差,論感情,論資曆,論功勞哪一條都比不上宮裏其他的大壋太監,縱然是被拉出來湊數的四大巨頭之一,但是總歸也是掌管後宮事務的大太監,老實人被欺負急了也會咬人,更何況楊榮本就不是什麼善男信女,這回王安做的實在過分,他也就自然毫不客氣的抓了對方的把柄。
對於楊榮來,這其實算得上是行險的一招,他自然清楚,以子的聖明,自己話中藏著的那點心思肯定瞞不住子,他也壓根沒打算瞞,他就是在告狀,而且是在理直氣壯的告狀,告的就是王安排除異己,打壓自己。
應當,楊榮這麼的目的,其實不在於申訴怨氣,更不會是幫李進忠伸冤。
他真正想要知道和試探的,是子的底線!
內宮四大巨頭,各有自己的憑恃,陳矩憑的是資曆,梁永憑的是功勞,而王安所憑恃者,無非是他從陪著子一起長大的感情。
從某種意義上來,若論憑恃的根基之穩定,沒有人比王安更強勢,這一點和外朝不同,內官當中,向來是以聖恩為重,太監宦官,無論是何地位,隻要得了聖恩垂青,地位必然牢不可破,前朝的汪直,劉瑾無不踐行了這個道理。
但是到了這一朝,楊榮卻覺得不然,他有一種強烈的預感,縱然王安從伴子長大,他也絕不會成為第二個汪直或是劉瑾,因為當今子的性格,斷不是一個委權勢於一人之身的子。
王安的地位固然穩固,但絕非牢不可破,至少在現階段,楊榮大膽猜測,覺得子不會放任王安胡亂伸手。
他本就不是一個性格沉穩的人,有三分的把握便敢去搏一搏,不然的話當初也不會一到平安府就選擇歸附朱常洛,此刻心中有了五分把握的猜測,自然更是毫不猶疑的出手了。
而結果,果真是令人欣喜!
還是那句話,李進忠一個人的升職不算什麼,但是這代表了子的態度,他已經明了,是王安調了李進忠去承門辦差的,那麼因此而受了委屈,自然是王安的錯。
子既為李進忠升了職,就是在變相的安撫楊榮了,而這也就意味著,在這一次的交鋒當中,子沒有偏向王安,而對於楊榮來,隻要子不會顧念舊情而無條件的偏向王安,那麼這個不過二十出頭的年輕人,還真不被他放在眼中!
若是要論手段,楊榮在這宮裏混跡多年,見過的用過的手段遠不是他一個自幼長在宮外的半吊子能夠比的……
禦駕一路沉默無言,片刻之後便來到了慈寧宮前。
讓人意外的是,在慈寧宮外,早已經停下了兩副步輦,其中一副華貴無比,比諸朱常洛的鑾駕也不遑多讓,卻是皇後的儀駕,而另一幅相對樸素,但是排場也不,看規製,應該是某個妃子的儀駕。
皇後的身份好認,畢竟整個後宮隻有一個皇後,至於另一副妃子的儀駕,身份也很容易確定,鑒於皇帝剛剛登基不久,並沒有詔諭選過秀女,所以如今的宮中,隻有一位娘娘有資格乘坐妃子的儀駕,李淑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