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一章:待價而沽(1 / 2)

當然,如果孫官夠無恥的話,那麼他還可以搶在葉李二人之前,將自己的奏疏遞上去,如此一來,不知內情的子一定會感歎孫尚書的善解人意,爽快的批準奏疏,然後開始發難,但是孫官能這麼幹嗎?顯然不能,拋去心裏的底線之外,孫官要是真的這麼幹了,恐怕後果會更加嚴重。

試想一下,他現在已經知道了子籌謀當中的破綻,而且知道了彌補這個破綻的法子,但是他卻裝作不知,繼續按照子原來的步子走,這種事情若是不被發現還好,若是被發現了,他在子心中的形象恐怕也會一跌到底了。

而他要是真的這麼做了,子會知道嗎?

答案幾乎是肯定的,有這麼兩個子近臣在這,能給他上眼藥的時候多了去了!

就算子顧忌形勢暫且忍了下來,但是若是有朝一日,真的因為此事,而使得葉向高被某些人彈劾導致被罷官,甚至於是影響到了子的大局,子必定會遷怒於孫官的知情不配合。

子的雷霆之怒,孫官是絕對不想去嚐試的!

退一步,若是孫官沉默不言,任由葉李二人的奏疏遞上去,也不會有什麼好果子吃,子都已經給你暗示到了如此地步了,你還是領悟不了子的意思,要你何用?

即便子寬宏大量,不和孫官計較,但是孫官在子心中也必定會落下一個辦事不得力的印象,無緣被子信重!

一念至此,孫官頓時有些後悔,自己方才出了乾清宮,就該徑直回吏部去,跟著李廷機到府上閑談什麼。

子的這番暗示,其實並不算特別隱晦,隻不過今發生了太多的事情,孫官一時沒有反應過來,待得回府之後,細細的將事情捋一遍,自然能體察聖心,上奏此事。

到時候不管是先於葉李二人還是後於葉李二人,孫官都有的辯解,所謂不知者不罪,子並非不講道理的人,想來也不會太過怪罪於他。

但是現在知道的越多,處境越是尷尬,他已經可以想見,以李閣老如今的節操值,恐怕自己進府的這一時三刻之間,京城上下都知道了他孫丕揚入了李府和李廷機商談朝政,子也必然會知曉此事。

而如此一來,他就算想要裝糊塗也不成了,孫官忽然覺得,自己從答應李廷機過來開始,就被對方給算計了,難不成果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江山代有人才出,自己這個官場上大風大浪都見過的人,竟也會被李廷機一個後輩給算計……

“那便請李閣老和進卿先行上疏吧,老夫甘附驥尾!”

孫官似是麵子上有些掛不住,往椅背上一靠,淡淡的道。

不就是比節操嗎?

孫官在官場混了這麼久,節操這種東西早就不剩下多少了。

似這等兩難的處境,孫官也不是沒有遇到過,無非取舍罷了。

相對於先葉李二人上奏可能造成的嚴重後果,後於他們二人上奏也不過是丟些麵子而已,孫官也未必怎麼在意。

六部七卿當中,誰沒有點壞名聲啊,早前孫官為了平衡朝局,在重要的人事銓選上用的都是抽簽的法子,朝臣明裏暗裏誰不議論他和稀泥,和事老,他不也沒怎麼在意嗎?就算這次再多一個應聲蟲,又能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