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瓜大臣如何作想不必在意,在場的其他大佬們,心裏卻是跟明鏡一樣。
望著老首輔下拜的樣子,心中皆是忍不住歎了口氣。
從今日起,朝廷恐怕將真正迎來一番新的局麵,他們都以為子要徹底掌握朝局,至少要等到帝黨在朝中占據主要地位的時候,但是誰又能想到,區區兩個多月的時間,在任何人都毫無察覺的情況下。
吏部被子握在了手中,都察院被子握在了手中,外朝兩大核心之處皆受子節製,再看內朝,沈朱二人看似占了上風,但是實際上卻因為廷議之事和其他閣臣鬧得不可開交,次輔衷貞吉已經隱約有向子靠攏的趨勢,而李廷機更是早已經站在了子的一邊,剩下老首輔王錫爵還被蒙在鼓裏,自以為可以和子有限度的平等合作,殊不知不知不覺之間,內閣早已經不是他一家獨大的時代了,有了子的介入,內閣早已經四分五裂,至於內宮當中更不必,無論是錦衣衛還是東廠,都惟子馬首是瞻,這是先皇在世之時,便為當今子鋪下的路。
外朝,內朝,內宮,朝廷的三大部門,都已經被子無聲無息的滲透和把持了,而這一切的過程當中,子甚至沒有動用過屬於自己的帝黨勢力。
唯一一個被推出來的,就隻有李廷機一人!
隨著老首輔低頭認錯,也代表著整個朝堂之上,將再無一人能夠和子抗衡,予取予奪,存乎一心,做到這一點,當今隻用了兩個月的時間……
“元輔不必如此,諸位先生乃先皇舊臣,父皇將大明江山托付於朕,便是希望諸位能夠盡力輔助,以肅整朝綱,元輔有心整頓吏治,乃是為朝廷計,朕心甚慰,至於孫尚書方才所,過於莽撞,元輔不必在意,吏治一道,朕素重之,然整頓吏治,牽一發而動全身,不可妄動,元輔既有此意,明日起,群臣便就元輔此疏上奏議論,內閣集眾家之意,付與廷議,爾後將條陳報與朕知便可!”
朱常洛高居禦座之上,微微點了點頭,溫聲開口道。
不錯,他的確算計了王錫爵,若沒有王錫爵的配合,他實際上難以如此順利的在朝堂之上貫徹自己的意圖,更無法如此輕鬆的將吏部收入囊中,也無法在如此短的時間內,通過各種製衡的手段將朝局握在自己的手中。
而他從一開始,就沒打算全盤接受王錫爵的改革方案,應當,他的改革方向是對的,但是換到大明朝的任何一位皇帝身上,都不會接受這種方案,這也是當初他那位父皇一直壓著王錫爵的奏疏的原因。
他的這份奏本,過於強調內閣的重要性了,內閣權重,如果繼續加強,毋庸置疑會威脅到皇權的存在,打破大明朝相互製衡的原則,所以這份方案換到任何一個皇帝身上,都會被壓下來。
但是朱常洛沒有,他沒有接受,也沒有拒絕,他選擇了另一種方法,另一種……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方法!1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