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七章:回京(2 / 2)

頓了頓,朱常洛轉頭望著劉元霖,卻見後者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眼見朱常洛的目光掃過來,沉吟片刻,開口道。

“不瞞陳守備,老夫調查永嘉鹽業一案之時,也曾經詳細了解過鹽幫的背景,鹽幫成員背景複雜,但是的確有證據顯示,魏國公府和鹽幫有所牽連……”

陳良弼的神色頓時一滯,臉色有些難看。

朱常洛歎了口氣,鹽業一案,亦是他一直在關注的案件,隻不過因為此案並非他親自負責,所以並未插手,但是這些日子閑暇之時,也和劉元霖談起過江浙一帶的鹽業狀況。

當時劉元霖本是隨口一提,鹽幫的背後,有著不少達官顯貴,其中便有魏國公府。

不過看陳良弼難看的臉色,朱常洛隻得開口道。

“陳守備倒也不必如此擔心,此事隻是本宮的猜測,即便是魏國公府向陸慶之施壓,也未必就真的是魏國公府指使的刺殺一事,此案行事頗具草莽風氣,不像官場中人的做法,本宮猜測,或許是鹽幫擅自為之,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鹽幫既然和魏國公府有牽連,那麼至少魏國公府在其中扮演了一定的角色!”

這話倒不是在單純的安慰陳良弼,刺殺乃是下下策,恐怕也隻有江湖上的草莽人士,才會覺得殺了劉元霖就能一了百了。

稍微有些官場常識的人就會清楚,刺殺巡撫不但對緩解局麵沒有任何幫助,反而會令朝廷下定決心徹查。

盡管朱常洛不大看得起徐弘基那個陰翳的性子,但是想來這種低級錯誤他是不會犯的。

不過縱然不是他指使的,出了案子之後,盡力遮掩總是有他一個的,不然的話,一個如此簡單的案子,堂堂的揚州府也不至於遲遲難以偵破,到最後竟然扯出一個山賊匪患這樣荒唐的解釋。

“那殿下打算怎麼辦……”

陳良弼的臉色有些黯然,但是片刻之間就恢複如常,開口道。

“殿下,據臣所知,幾日之前,徐弘基已經上奏陛下,言道太後娘娘千秋之喜將至,請求進京朝賀!陛下已經準了!”

太後千秋之喜,不過是個借口而已。

魏國公府入京朝覲的慣例是一年一次,大朝會之時入朝覲見,但是此番意外的要去祝賀太後千秋,又是在這等敏感的時刻,心思不必多言。

而且更重要的是,皇帝竟然允準了徐弘基的請求。

按理來,揚州府發生的事情,皇帝應該清清楚楚才對,徐弘基進京要幹嘛,皇帝也應該明白,但是這個時候還是將他召入京師,其意味卻是讓人難以揣測。

“此事無妨,此間事了,本宮也該帶著案卷回京稟奏父皇了!此案重大,如何處置本宮自是不能一個人了算,要和父皇及朝中諸公好好商議一番!”

不過朱常洛仍舊是一副淡定的樣子,仿佛絲毫都不在意徐弘基入京的事情。

不過若是仔細看就會發現,朱常洛微闔的眼眸當中,閃過一絲銳利的光芒,帶著股一往無前的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