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料他剛剛問,駱思恭卻是沉吟片刻,道。
“殿下,不是外宅!那黃華坊當中,的確有一處府邸,屬於一位朝廷大員!”
“哦?是誰?”
朱常洛頓時來了興趣,要知道,那黃華坊可是商賈聚集之地,一般的朝臣士大夫,鮮少願意和這幫商人廝混的,但是此刻聽駱思恭的口氣,這居住在黃華坊的,竟還是一位朝廷大員?
“李三才!”
駱思恭臉色凝重,輕聲道。
就連他也沒有想到,追查到最後,竟然會牽扯出這麼一位大人物來。
這位話一出口,就連一旁的梁永都倒吸一口涼氣,失聲問道。
“總督漕運兼巡撫鳳陽的李大人?”
朱常洛亦是臉色肅然,心頭一沉。
這位李三才可不是什麼人物,他的官名全稱是戶部尚書兼左副都禦史總督漕運兼巡撫鳳陽!
要知道,自從成祖皇帝破荒的為了提高內閣的地位而創造了加銜製度,這種方式就成為了大明的一種常態,但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夠隨隨便便加銜的,一般來,這種加銜通常出現在兩種人身上。
一是內閣大臣,雖內閣有宰輔之權,但是卻無宰輔之名,人人削尖了腦袋想要當的內閣大學士,實際上不過是正五品的官銜而已,所以成祖皇帝當初為了提高閣臣的話語權,令他們兼任正二品的六部尚書,不過是空有其名而無實權,簡單來,就是享受正二品的待遇,但是不能插手部務,加銜僅僅是為了提級別用。
時至今日,這幾乎已經成了慣例,入閣的閣臣必定會身有加銜,就拿王錫爵來,他的官名全稱是吏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也就是俗稱的輔,而現今的次輔陳於陛,官名全稱是戶部尚書建極殿大學士!
他們的吏部尚書和戶部尚書,就是加銜!
而另外一種情況,就是如李三才這種,鎮守一方的封疆大吏!
大明的官職體係當中,並沒有巡撫和總督這種官職,因其權責太大,不利於中央集權,長久把持於一人手中,不利於朝廷管控。
但是試行一段時間之後,卻現這二者乃是不可或缺的官職,可太祖定製不可更改,故而後世人便想出了變通的法子。
李三才這個官職當中的戶部尚書兼左副都禦史是官名,通俗點,就是他的編製,而總督漕運兼巡撫鳳陽,是差遣,也就是他負責的事情。
如此一來,朝廷便可以借此來控製他手中的權力,要調任官職需要經過吏部一套複雜的程序,但是要換個差遣,卻是朝廷一句話的事兒,既保證了地方安定,又最大限度的保持了朝廷的權威。
但是讓朱常洛心驚的並不是這一點,而是李三才頭上的戶部尚書名頭,盡管他知道,這個戶部尚書是虛銜,是為了讓李三才名正言順的管理漕運事務才加的銜。
可他更清楚的是,總督漕運一般隻會加戶部侍郎銜,而非戶部尚書,而且總督漕運加巡撫鳳陽,這二者的權力會於一人之身,即便他不是京中官吏,地位也足可比擬六部尚書般的大佬。
而這樣的人一旦調入京中,必定是六部尚書之一,而且因為他本身加銜是戶部尚書,極有可能直接跳過禮刑兵工四個排名靠後的尚書,直接躍居六部之二,成為貨真價實的戶部尚書!
真沒想到,查到最後,竟然查到了他的身上,一時之間,朱常洛也感到無比棘手……
這個李三才,可不是好動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