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大手筆的首輔(2 / 2)

隻是這種態度,卻是已經很明顯的,如果張位不想晚節不保的話,就應該繼續再上奏疏,請求致仕!

但是誰又能想得到,沈一貫這回回來,帶回的不是請罪奏疏,而是另一樁麻煩事兒!

簡單來,張位就最近皇帝剛剛下的旨意表了意見,表明皇長子位份既定,雖羸弱不能行大典,然一應規製應依照太子培養,然後又從古到今扯了一大通封國製度,言及古之封國,藩王掌一國權柄,故而能力出眾,太祖皇帝高瞻遠矚,亦尋照此例,我朝嚴束宗室,然皇長子不同於一般藩王,若不知民生政德,如何能當太子大位?

長長的奏疏寫了各種理由,總結下來隻有一點,請以太祖之時藩王之禮賜皇長子,待成年之後再行收回!並予親王之位!

簡單來,就是將朱常洛封到南直隸不是不行,但是皇長子不同於其他藩王,皇帝你不是要培養他的能力嗎?那幹脆就將封地劃給他,按照太祖皇帝時的製度進行吧,反正過幾年都是要收回的!

而且張位畢竟是當過輔的人,這份奏疏緊緊扣住了皇長子名分,太祖製度,年長收回這三點,一下子壓得人沒話!

論製度,太祖皇帝乃是開國皇帝,他定下的乃是祖製,名義上沒有人敢違背,若是擔心藩王尾大不掉,更不可能,皇帝你不是就隻是讓他讀幾年書,然後封國就收回嗎?

那你擔心什麼?除非你不想收回封國,想要將皇長子一直遠遠打出去!

不得不,張位的這封奏疏狠狠的將了朱翊鈞一軍,他還真是打著這樣的主意,不管是自由行走,還是年年朝覲,都是假大空的東西,隻要將他趕出去,回來不回來還不是自己了算?

但是張位的這份奏疏一上,就完全不同了,作為一個皇帝,朱翊鈞不可能允許朱常洛長期的霸占南直隸,尤其是在自己封國內有如此大的權力的情況下!

當然,張位也不是傻子,最關鍵的封**權和任命官吏的權力,他單獨挑了出來,掌握在朝廷手中。

但是就隻是如此,就足以讓朱翊鈞麻爪了!

他當然想將朱常洛趕出去,但是問題是,張位的這份奏疏著實是太過了,有些出他的接受程度了,雖然最重要的軍權和官吏任命權還掌握在自己手中,但是收稅的權力,甚至是民政的權力都要分出一大部分,作為一個皇帝,他清楚的很,若是把這些權力給出去,很容易就能培養起自己的勢力。

盡管這股勢力想要造反什麼的,肯定沒有一絲可能,但是卻足以在朝中形成一股朱常洛的親信力量,這才是讓他最為猶豫的!

當然,隻要他遵守承諾,在朱常洛成年的時候將他召回,這股勢力肯定形不成什麼氣候,但問題是,他並不打算成年之後就將儲位給朱常洛啊……

皇帝的這番糾結,沈一貫自然是不知的,他在憂慮的,卻是另一件事情……

ps:今看到好多兄弟打賞,感謝之極,特別是奧術皇帝兄弟打賞了一個舵主,真是激動的很,話不多,明開始,連著三每加更,酬謝諸位兄弟!

今的第二章九點左右~(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