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為自己不是一個稱職的父親而流淚
戰鬥在隱蔽戰線的同誌,在參加秘密工作之時,都要對黨旗進行宣誓 “對黨絕對忠誠”,他們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給了黨。李克農投身革命不久,就開始從事隱蔽戰線工作,是他和錢壯飛、胡底打入國民黨最高情報機關,獲取國民黨的最高機密情報,取得了紅軍一、二次反“圍剿”的輝煌勝利;顧順章叛變後,是他在接到錢壯飛的緊急報信後,設法向黨中央報告,使黨中央機關人員絕大部分安全轉移,從而躲過一場滅頂之災,保衛了黨中央的安全。
李克農把畢生精力都獻給了黨,可對家人他卻懷有深深的內疚。1951年,正在蘇聯交流情報工作的李克農接到中央命令,緊急回國,準備赴朝主持板門店談判。臨行前,他的夫人趙英對他說,你到朝鮮主持談判,潤兒(小兒子李倫)馬上也要上前線組織後勤運輸,你這一走,不知什麼時候才能回來,還是給他把婚結了吧。李克農高興地答應並邀請了滕代遠夫婦、劉誌堅夫婦等幾位老戰友,為李倫完婚。在婚禮上,當端起酒杯時,作為父親,李克農心裏一陣難過,留下了愧疚的眼淚。他對李倫說,我有5個兒女,你的姐姐、哥哥結婚,我都不在身邊,你們是靠組織養大的,黨和組織就是你們的父母,有了黨和組織,才有你們的今天。我雖然不是一個合格的父親,但是你們有一個培養你們長大成人的黨和組織。說到這裏,老戰友們不免回想到1931年顧順章叛變那一幕。李克農在通知並協助周恩來果斷處理完黨中央安全轉移後,首先想到的不是家人的安危,而是立刻趕到錢壯飛家,通知其全家趕快轉移,並打電報給胡底讓他趕快撤離,以至於沒有時間通知自己的家人轉移。還是他的夫人趙英發現住所周圍布滿了敵特,才帶著李治、李倫,母子3人從後門逃離住所。因無法和李克農取得聯係,又無處可去,3人流落街頭,夜宿菜市場。最後,還是上海的秘密黨組織找到他們母子3人,並將他們安全轉移。李倫回想起這段經曆時,感慨地說,我父親把黨的利益看得高於一切,而我們父子之間、兄弟姐妹之間,都看作是一種同誌式關係。我們兄弟姐妹是在黨和組織的教育關懷下成長起來的,我們大家在自己的崗位上取得的成就,與黨和組織的教育與關懷是分不開的。
他為不能為父親送終而流淚
1951年,李克農赴朝鮮主持談判工作。1952年7月,他收到了老父親不幸去世的電報。當時,大家都在討論工作,他強忍淚水,將電報揣進了口袋。夜晚,李克農獨自走到帳篷外,在黝黑的天空下,麵對著北京方向,深深地鞠了3個躬,以遙祭父親在天之靈。李克農回想起自己一生在外奔波,全家老小都跟著受了不少苦,在1931年顧順章叛變後,他就去了蘇區,音信全無,全家生活的重擔全部落在父母親和趙英身上。1946年母親去世時,李克農正在北平軍調部從事緊張的工作,沒能趕回去為母親送終。這次父親病逝,他又遠在異國他鄉,不能盡孝。想著想著,淚水不禁奪眶而出。從此,李克農把對父親的思念,深深地埋藏在心中。(題圖為1952年7月,李克農在朝鮮開城駐地麵向祖國北京默哀悼念父親,並蓄須紀念)
(責任編輯:徐 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