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大婚前(1 / 3)

乾元二十年的元月二十,我與楚王的婚事昭告了天下。塵埃落定的我們一大家子人跪在朱府門口迎接聖旨。隨後就是幾十箱的聘禮浩浩蕩蕩的隊伍抬進了朱府,連隔著幾條街的百姓都過來觀禮,一片人來人往,門庭若市之景。

我名喚朱長寧。是關內侯朱正之長女,父親有一子三女。長子,我的哥哥,長皓,

長女是我,二女是我二年多前遠嫁揚州的妹妹,長璟,幼女是長瑜,不過才十歲。

而我和哥哥,妹妹,有所不同。他們都是我父親的大夫人所出。

而我,不過是庶女。

家世顯赫的庶女也可以比一些的達官貴族嫡女顯赫高貴。最顯赫尊貴的庶女就是嬪妃所出的公主,天下子弟都爭先求娶。娶了公主,對於家族而言,顯赫尊貴了不少,在建功立業上,也會比別人多些機遇扶持。

我的曾祖父是開國大將之一的朱亨,後官封一品大將軍,加封關內侯,祖父世襲,娶祖母臨安郡主,再到我的父親,下一代是我的哥哥長皓。

所謂世襲不過三代,每世襲一代都會降一級,侯爵皆有封地,太祖皇帝因沒有給予朱家關內的封地,就免了朱家世襲降級,但世襲不過三代的規矩,是不能免的,長皓若不能建功立業,重新得到昭封,那麼顯赫的家世也到此止。

所以,這不過是這個家族最後的輝煌。

在皇上決定之時,曾經和幾個皇叔和朝中大臣商議過。

宮外,自然也能聽到一點風聲。

那是一個夜晚,父親在庭院燈火下。正在用布仔細的擦抹著一把寶刀。

那並不是普通的寶刀。那是祖先朱亨遺留下來的寶刀。

我叫了他幾聲,他才回過頭來。“這麼晚了,你還不休息。

我看四下無人,緩緩走上前去。悄聲道“我是有點事情,想私下問問父親。

他一邊擦著寶刀,一邊點點頭。

我降低了聲喉,還是壯著膽道“聽說皇上似乎有意讓我入住楚王府。

“是嗎?他並沒有停下手裏的動作。我並沒有聽說呢。

我有點高興,笑著點點頭。“那就好。

我正打算轉身離去,父親突然叫住了我。“不過若是皇上向我提親,我也是會答應的。

楚王啟睿是皇上第三子,其母為淑妃。淑妃在乾元三年,禁閉於延禧宮中。楚王由酈太妃親自教養。今年,楚王已經是二十六歲的高齡了。而年紀相仿的二皇子齊王,五皇子魏王都是有了兩三個兒女的了。

而楚王依舊是膝下無子,皇上自然著急。

楚王亦是有一位良娣的。在八年多前,乾元十二年,皇上存了心思,命禮部準備了選秀。

從各地縣衙的準備到各地送秀女上京,選取,成親,光時間便是三年,別說其他的財力物力。

除了大皇子秦王婚娶了,二皇子齊王,三皇子楚王,五皇子魏王都未曾婚配。除此之外,選秀還會為一些適齡的皇室宗親賜婚。

備選名單,是十三歲到二十歲的未婚配,身世清白的官富家女子。

我遙遙記得那時候楚王說什麼也不娶妻。

拖拉了幾個月,眼看其它幾個兒媳,侄兒媳都已經定好,而楚王妃始終定不下來。皇上便急了。“不娶妻,總的納妾。

不久,還是娶了良娣,正側妃卻是空閑多年。

我有點不高興了。“那也要看皇上是為哪位皇子提親呢?

父親一笑。”現在未娶親的不就隻剩下三皇子楚王和九皇子晉王?

晉王少宇與我同齡。是少年時最要好的青梅竹馬,知心玩伴。

我羞澀的埋下頭“那父親自然知道。長寧中意的自然是晉王。

父親揚了揚手裏擦拭好的刀。“晉王若是有意。早就向皇上求去了。哪用等到你和他都二十歲了。

我憋著嘴“也許,晉王想晚婚。

父親繼續打磨著手裏的寶刀。邊道“他晚得起。你可晚不起。再等個幾年,你二十多歲,那時候,皇上自然會給晉王指一戶門當戶對的妙齡女子。如果晉王放棄了你,那麼你是委身嫁給他做側妃呢?還是淪為京城的笑柄呢?

過了幾天,和妃就把我宣到了景仁宮,說起楚王的婚事。

和妃和氣溫婉,深的皇上,皇太後,眾位皇太妃的喜歡。她年紀也不過才二十八九,也與我相差不大,倒是較談的來。

我雖然有些羞澀,但想起也許錯過,就隻能錯過的勇氣“長寧可是要辜負皇上和和妃娘娘美意。長寧心中亦是有所愛的人。

和妃娘娘見我一臉嚴肅,大笑道“天下間最難得的是有情人終成眷屬。如果他願意為你冒犯皇上的威儀,本宮和皇上自然會成全你們。

我心裏高興。連忙道謝。

而從景仁宮出來,走了一小段路,恰好在一長街上遇到了少宇,他便送我一截路。

在一四下無人的地方,他悄聲道“聽田丞相說,父皇是下了決心的,那麼我不能和他作對。

夕陽西下的餘暉照印在他臉上,我看不清他的容貌,他的身影都開始模糊起來。

“起風了。是時候給父皇送披風去了。他說完就轉身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