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上小學前(3 / 3)

待徐楓帶著奶奶還有二姐剛走到家門口時,他大哥剛好回來,省得他老媽一會又要費心的喊上幾嗓子。

吃過飯,他先帶著大哥二姐上樓午休,然後又到小塘裏采兩朵白蓮花玩,一直到下午三點大哥和二姐才依依不舍的步行走回他們三姨媽家。臨走前老媽瞞著老爸偷偷塞給大哥幾塊錢,讓他們在學校買東西吃,還叫他們放假就回來,家裏雖然沒有好吃的,但多幾副碗筷吃飯還不成問題。

梔子花早就開過了,早桃也下市了,如今半大的青梨和澄黃的黃薑梨正掛滿枝頭,青澀的柿子也滿枝丫,就連去年剛栽下去的小棗樹也零星的開出幾朵小花,沒準夏天還真能結出幾個棗子呢!

偶爾閑極無聊,他也會找小龍他們一起玩會兒,像什麼打玻璃彈珠,跳房子,砸老鱉,玩石子,跳繩之類的,重溫一下童年樂趣。

“不和你玩了,我要回家吃西瓜去,明天再來!”這天臨到中午時,其中一個小孩臨走前說道。

“這麼早就有西瓜了?唉,我也好想吃啊!”由於老媽此時不知道什麼原因不喜歡吃西瓜,同時也不讓他老爸種給他們吃,令徐楓十分鬱悶。不過禁不住他天天念叨,他老媽隻要明確表示明年會種西瓜,讓他還有些盼頭,便住了嘴,不再終日念叨。他奶奶的,都重生一次了,要是連個西瓜都吃不上,那算什麼事啊!

在徐楓的千呼萬喚之下,一個多星期後知了終於叫了,酷熱難耐,卻精彩紛呈的夏天再次來臨,他那可愛的槐樹花也再次在繁茂的枝葉間露出點點白色的花骨朵。

每天,村中的小孩都走東串西的忙著打槐樹花賣錢,估計這時全村的小孩就數他最清閑,隻要在家幫老媽喂養雞鴨鵝,順帶收收槐樹花就行了。

如今村民們都知道槐樹花能賣錢,搞得好還能賣大錢,那容得了那些小孩子們染指自家的槐樹花,所以時常能聽到村中傳出的一連串叫罵聲,可這些孩子們依舊我行我素,頂風作案,可見,這時農村經濟的匱乏。

唯一令人遺憾的是,大哥二姐放假後竟然被大伯大媽托親戚帶到北京過暑假去了。想想就羨慕,前世加上加上今生他還沒去過首都北京一次,真是遺憾啊!本來徐楓也想跟著一起去的,後來想想還是算了,他還要發揮自己的小聰明替爸媽賺錢還債呢,最主要是下學期開學他也想去上學,所以必須先討好老媽才行。

去年用釣子釣黃鱔,但那最多隻夠自家食用,想借此賣錢不行。今年在他的不斷鼓吹下,他老爸一咬牙買了二十個本地專門用來捉泥鰍田鱔的圓柱形竹簍子,每天幹完農活回家就在小水塘中摸些田螺砸碎放進竹簍,然後挑到自家田裏挨個放好,第二天一早就去收簍子。

說起這竹簍子,也許不少人見過,說不定小時候還玩過。竹簍子用細竹篾編製,成不規則的圓柱形,一端留有大口子,用木塞封口,另一端則是凹陷的漏鬥狀,有一個小洞口,泥鰍黃鱔之類的若是從這洞口進去,基本上就是進得去出不來,有進無回了。裝到後拔開木塞,從大口子將泥鰍黃鱔之類倒出即可,很方便實用。也有類似設計的大竹簍子放在河道裏專門用來捉魚的,本地人俗稱這樣的竹簍子為“黃鱔籠”。

雖然用竹簍並不是總能裝到黃鱔,但積少成多,一個星期下來也能裝個六七斤,有時運氣好,裝到幾條大的,一條就用一二斤呢!

因為要留著賣錢,所以老爸也就舍不得吃了,要吃也是些順便裝到的泥鰍或者半大的小黃鱔以及螃蟹之類的。就連他最好那口子的白酒也喝的少了,見此,徐楓常偷偷掩麵而笑,因為老爸終於在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下,慢慢開始改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