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西不曾想到,居然能和魏津離再次進入同一所學校,那種親切感讓林西知道高中生活不會隻是乏味單調的學習。
幾年不見的魏津離身高已經超過一米七,變成自信陽光的大男孩,微微卷曲的烏黑頭發尤其顯得陽光可愛。
魏津離是林西的兒時鄰居兼玩伴,他家境較苦,母親做小工賺點生活費,父親一身建築手藝卻終日沉溺賭博酒精,被親友鄰居罵作浪子,偶爾參加建築工程,賺了錢就會消失幾個月,據大人們說,魏爸爸是一個人逍遙快活去了。
不過在林西的記憶裏,魏津離的父親每次回家都是一身肮髒疲憊,完全不像是拿錢出去逍遙快活過的,倒像是乞討過後狼狽回家的可憐人。
大家都不明白魏爸爸心裏到底在想什麼,林西並不討厭魏爸爸,雖然他不務正業,但心地還是善良的,跟大家說話也總是微笑溫柔的。
因為林西是獨生女,一直以來便自然而然把魏津離當成自己弟弟,這在最初還是經過一番爭執才搶到姐姐這個名號的。
魏津離看林西生的小巧,不相信她比自己大,林西拿出戶口本給他看,他才不情願的開始叫姐姐。但實際上,林西戶口本上的年齡比實際年齡大一歲,當初似乎是外公一不小心報錯了出生年月。
小學時林西和魏津離一個班,別人都以為魏津離是她的親弟弟,兩人也從來沒當真解釋過什麼。
林西受委屈時,魏津離總是猛的跳出來揮舞拳頭,教訓那些欺負她的同學,當然這種情況很少見,林西一直是個循規蹈矩的孩子。
林西的家人很喜歡魏津離,因為魏津離的學習成績特別好,所以經常喊他來家裏吃飯。
林西也經常去魏津離家裏蹭飯,最喜歡魏媽媽做的南瓜菜,甜甜的很家常的菜。
魏媽媽笑說搞不懂現在的孩子,她可是吃膩了南瓜,在她年紀很小的時候,國家窮、她家裏更窮,吃不到米,總是吃紅薯南瓜土豆來充饑,不過每次林西和魏津離吃得滿嘴油的時候,總看到魏媽媽滿意幸福的笑臉。
在學習成績方麵,魏津離總能輕輕鬆鬆考得年級第一名,大家都說他是個天才,林西知道魏津離是有付出的,在大眾看不到的地方。
兩人是典型的青梅竹馬,小時候放學後經常一起作業一起玩耍,總是搬一張四方小木桌子,放在門口光亮的地方,一人趴一邊麵對麵寫作業。
每次做作業的時候,林西都有很大壓力,魏津離每門功課都出奇的好,領悟力強,特別是心算能力,而林西一個簡單的連加還得在紙上列出來。
小學四年級時,因為父母所在的工廠效益不好需要南下工作,林西便寄宿到一個郊區小鎮的親戚家裏上學。
六年級因為寄宿的親戚家庭變故,林西又被轉到了一所新學校,換到Y市的另外一個血緣關係更近的大伯家,五年級那匆匆一年甚至還沒來得急跟班裏同學打成一片。
似乎是因為連續轉校的原因,林西比同齡的孩子成熟早,性格穩重,抗壓適應能力強,所以到了新學校一點不怕生。
就在這短短一年裏,早熟的林西自己也沒想到會有一段生澀的感情慢慢在心底生根發芽,隻是那個讓她砰然心動的人,卻在小學升初中時就離開了Y市,而他們整整六年級一年時間加起來,隻說了不超過八句話,林西甚至懷疑他是否知道自己這個轉校生的名字。
在升入初中後林西才得知那個人轉到別的市區去上學,心裏留下一個不小的遺憾。
自小學四年級轉校後,林西便很少再與魏津離聯係,那時小鎮條件不夠,沒有手機,網絡也不普及。
偶爾從朋友或者親戚口中得知,魏津離進了N市一所不錯的初中,結識了很多朋友,不僅學習成績名列前茅,運動神經也很出色,還參加了學校的籃球隊。
林西從心眼裏為這個“弟弟”高興,還有一絲驕傲,因為這個陽光優秀的少年是她的青梅竹馬,如此單純幼稚的心思。
那個讓林西怦然心動的人,在初中緊張的學習過程中被慢慢放在心底,林西想他們可能再不會有什麼交集。
而整個初中林西和魏津離見麵的次數加起來不超過三次,都隻是吃頓飯、逛個街,聊一些生活瑣事,互相看看對方過得好不好,來去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