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每個人都會遇到如他所願的時刻(1)(1 / 3)

幾乎就在我上一本關於中國互聯網曆史的作品《沸騰十五年》脫稿之時,創作《十億美金的教訓》一書已經排在我所有計劃的最前列了。

《十億美金的教訓》很容易被誤讀為“互聯網大敗局”,但和《沸騰十五年》一樣,這同樣是一本關於中國互聯網英雄人物和他們波瀾壯闊的創業故事的作品。所不同的是,《沸騰十五年》是以編年的方式進行描述,而本書則以案例解讀的方式進行了更多的總結和反思。

本書之所以冠以《十億美金的教訓》的書名,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本書所描述的10個案例中,每一個案例的主角一旦能從本書所列舉的教訓中提前受益,做出正確選擇,超越對手甚至隻需要緊跟對手的話,那麼,都至少能夠成就十億美金公司。而其中的兩家公司盛大和分眾,如果能從本書所列舉的教訓中受益、做出正確選擇的話,甚至可以幫助自己成為百億美金公司。

另一個顯著原因是,本書所描述的10個案例,其公司所獲的最少投資額都是以5000萬美金計,而聯想FM365、盛大盒子、分眾、ITAT、港灣、3721這6個案例本身都接近和超過1億美金的投入。由於這些投資隻是占被投資公司的一部分,因此,這10家公司所形成的經驗教訓,如果用錢來衡量的話,也是十億美金的量級。

不論從哪個邏輯來推演,這本書所蘊含的教訓都可以稱為十億美金的教訓。

那麼,本書所蘊含的價值十億美金的教訓到底是哪些具體內容呢?我們認為,創始人無法完成從個人英雄到商業領袖的跨越,沒能抵抗住熱錢的誘惑而自亂陣腳,在用戶體驗等細節問題上漸行漸遠,是其中的三大教訓。

教訓一:沒能完成從個人英雄到商業領袖的跨越

英者,光明磊落而無所畏懼的人;雄者,有雄心而且堅持的人,符合這兩者當為英雄。英雄不必是成功者。古往今來的英雄,也有因悲壯的失敗而使萬人感慨和讚歎的。英雄是敢以個人的渺小去做很難做到的事情的人,是知其難仍一往無前地去做的人。

以此定義,本書所敘述的諸多案例中的主人公,不僅是英雄,而且都是大英雄。

李一男是英雄。不論其在華為開發萬門機,還是借華為內部分流在高級副總裁之位上主動進行內部創業的舉動,都蕩氣回腸。他身上蓬勃的英雄氣息也是其離開華為之後能夠迅速找到一撥跟隨者的原因所在。

王峻濤是英雄。一個福州人,在一個雪夜,放下自己在家鄉的千萬基業,隻身千裏迢迢來到北京,想完成電子商務8848高峰的夢想。此情此景,王峻濤每次回憶起都無比的激蕩人心。

江南春是英雄。他能夠在大家都已經司空見慣的上下電梯的那個場景中,發現分眾的模式,並由此開啟公眾對新媒體的諸多想象。

鮑嶽橋一直是英雄。在希望電腦公司的時候,寫出了聯眾這樣的平台的鮑嶽橋是軟件英雄,而出來和簡晶、王建華一起創辦,並使聯眾很快成為國內用戶數最大、贏利最早的互聯網公司,更讓其成為新的互聯網英雄。

周鴻禕一直飽受爭議,但在他的支持者看來,他就是大英雄,即便是他的反對者,也都承認他是不折不扣的梟雄。

陳天橋則是大英雄,啟動盛大盒子這樣的決定本身就是充滿英雄主義的。幾乎所有接觸過陳天橋的人都被陳天橋身上散發出來的英雄主義情懷所感染和折服。

即便是被媒體不屑一顧、充滿投機色彩的PPG和ITAT,它們的創始人李亮和歐通國,也可被稱為英雄。他們想通過信息係統的搭建和互聯網的應用以及新的營銷模式的推廣,進而去改寫整個中國服裝業的格局的舉動,都堪稱英雄的壯舉。

我們必須承認,直到今日,中國互聯網發展之所以這麼波瀾壯闊,之所以這麼激動人心,之所以有這麼多人前仆後繼,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個行業有足夠多的英雄主義情結自發和不自發地彌散。英雄主義所引發的創業衝動和幹一番大事業的夢想,借助互聯網的魔方而成功的故事比比皆是,這也是中國互聯網最迷人的地方。

隨著中國互聯網的縱深發展,中國互聯網呈現出的可能性越來越多,中國互聯網行業已經有了超過15年的商業運作。而更重要更應該被尊重和正視的邏輯是,我們希望更多的中國互聯網的創業家們能完成從個人英雄主義向商業領袖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