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通過和實施的《巴塞爾協議Ⅲ》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背景下產生的,並在韓國首爾舉行的G20峰會上獲得正式批準實施。雖然,該協議的提議、修改和通過前後隻有短短的一年左右時間,但是整個過程卻是經過的長期對巴塞爾新資本協議(巴塞爾協議II)的修改和沉澱得來的。
結合“十二五”規劃和《巴塞爾協議Ⅲ》中增強的資本要求,中國銀監會也進行了及時跟進,推出了適合中國國情的四大監管工具,資本要求、杠杆率、撥備率和流動性要求四大方麵,這被業界稱為中國版“巴塞爾Ⅲ”。在資本充足率方麵,商業銀行一級資本充足率,從現行的4%上調至5%,資本充足率保持8%不變;第二,在撥備覆蓋率的基礎上,引入動態撥備率指標控製經營風險,原則上不低於2.5%;第三,引入杠杆率監管指標,按照監管規劃,“十二五”期間,我國銀行業杠杆率監管標準確定為不低於4%;第四,在現有流動性比率監管基礎上,引入流動性覆蓋率和淨穩定融資比率指標。以上指監管指標的確定給我國銀行業帶來更大挑戰。有人戲言,中國銀行也將從此走上“補血”之路。因此,中國銀行業應該以這次監管指標的引入為契機,主動探索銀行經營的新路子,積極開發符合監管要求的金融產品,增強競爭力,才能在國際金融舞台上占據一席之地。
本書共分為八個部分。第一部分為簡介部分。第二部分著重闡述資本監管的作用,並舉出相應案例。第三部分介紹了巴塞爾協議I產生的背景以及不足之處。第四部分結合上一章節的討論結果,導出巴塞爾新資本協議推出的背景以及一些重要概念。第五章介紹了評論巴塞爾新資本協議作為一個國際銀行業公約的評估基礎和出發點。第六章繼續討論該協議的可行性。第七章討論了巴塞爾新資本協議可能的改進方向,為巴塞爾協議III的推出打下基礎。最後,第八章提出了建議和對策。本書通過詳細介紹巴塞爾協議(包括巴塞爾協議I、巴塞爾新資本協議以及巴塞爾協議III)的出台背景、協議的優點和不足、改進的方向和路徑以及建議與對策,是碩士、博士研究生,銀行從業人員和相關領域科研人員的必備指導書籍和參考資料。本書譯者希望通過本書的出版能夠對中國銀行業經營管理和銀行監管提供案例分析和理論支持工具。
本書在成書過程中得到了四川銀行局王筠權先生、王澤平先生、程鏗先生、王國成先生、興業銀行成都分行王寶銀先生和西南財經大學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在此對他們表示由衷的感謝和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