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W:250|H:190|A:C|U:http://file1.qidian.com/chapters/20151/10/3347340635564831576090000871633.jpg]]]隨著畢業的鍾聲逐漸的響起,易民安依舊急急忙忙的行走在熟悉的校道上,此時的他有種力不知往何處使的感覺,找不到出路,看著同學中有的已經考上博士研究生,有的也找到工作,自己真的感到心急如焚了。
研究生本來就是一種半職業化的狀態,而越是接近畢業時間,所有的同學就更加的稀稀散散起來,各自忙各自的,對於有些同學而言,參加完論文答辯,如果不參加畢業典禮和畢業晚會,也就意味著研究生生涯已經成為過去。離別總是容易讓人感到惆悵的,特別是又到了畢業季。
按研究生院的規定,碩士研究生的論文答辯分為兩次進行,第一次是預答辯,第二次才是正式的答辯。按照往年的經驗,除了極個別學生畢業論文不合格被推遲畢業之外,大多數的學生都是可以正常畢業的。當然具體在論文通過這一關上又有一些不同,有的人可能是優秀畢業論文的獲得者,而有的可能要在畢業論文答辯委員會專家或導師的嚴格審核下,經過三番五次的修改才得以通過,甚至有的是整篇論文被推倒重來,這樣的情況需要平時的積累要夠多,要不然短期內重新完成一篇畢業論文是很難的,如果實在不行就隻能劃入推遲畢業的那一撥人當中了。當然,很多時候自己的導師會比較好說話一點,但是畢業論文答辯委員會就不一定了,由相同或相近專業組成的答辯委員會專家組,從各自的方向對畢業生的論文加以評審,那都是各方麵的專家,對一名研究生的畢業論文,要挑出一些問題來是很容易的,這也是對學術的一種負責的態度。當然,考慮到現在的就業形勢,以及對於一個正處於成長中的研究生,導師和專家也會從關心學生的角度來評審學生的畢業論文,隻要畢業論文不要犯原則性的錯誤,對於有些不到位的地方加以指點,學生積極予以改正,大概也就差不多了,這同時也參考了學生平時的表現,比如課程論文的完成質量、發表學術論文的多寡和檔次、參加課題研究的情況,以及參加學術交流活動的情況等等。
對於易民安來說,他遇到的導師那可是比答辯委員會的專家更嚴格的,由於徐老師是一位老專家,知識淵博,他帶出來的學生那可是一種優質品牌的代名詞,要求非常的嚴格,這也是童兵開學的時候犯嘀咕的原因,因為做為本校的學生,他太了解徐老師了,可能是由於徐老師的名聲太大,以往徐老師的學生在論文答辯上,答辯委員會的老師顯得倒要輕鬆一些,提的問題不多,難度也不大,所以,像易民安,隻要他的畢業論文在徐老師這裏通過,一般應該沒什麼問題了,當然,做一些零零散散的修改也是要的。
預答辯主要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畢業論文的合格率而設置的,是對學生畢業論文的一次初步驗收總結,也是研究生畢業論文答辯的一次練兵,因為預答辯的專家都是由本校的老師組成的,都是平時的課程老師,大家都很熟悉也很了解,說起話來也會全麵考慮到學生的具體情況,大家都是自家人,又是演練,有什麼不到位的地方盡量指出對於正式答辯是很有幫助的,學生也不會太多顧慮。
預答辯的會場布置讓易民安想到了研究生麵試,仍然是在老地方,仍然是一對多的座位布置,不同的是專家組的座位多了很多,而在答辯席後麵布置了很多座位,意思就是論文答辯是可以旁聽的,不像入學麵試怕考題泄露,其實在之前師兄閔毅哲他們答辯那會,易民安就在後麵的位置坐過,閔毅哲很帥氣很完美的表現,易民安仍然記憶猶新,如今一年過去,終於輪到自己上場,前麵有趕超學習的對象,易民安心裏就有了底,也不至於那麼慌張。不過,也不知為什麼,易民安對於這種搞得有板有眼的所謂正規場合總是容易緊張的,哪怕自己已經很胸有成竹,哪怕麵對的是那些平時上課的時候可以隨便聊天的專家教授,多少年來他一直克服不了,自己也感到很不好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