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遺產 056 敵友難辨(合)(1 / 2)

王龐清之所以能看出這是喇嘛廟,是因為在這座小廟的旁邊還有一個喇嘛塔。喇嘛塔又叫覆缽式塔,是藏傳佛教特有的建築。這種塔一般都不高,沒有飛簷鬥拱,它的塔身呈球狀,上邊是細高的塔尖。

這種喇嘛廟他在承德避暑山莊見過,所以認得很清楚。但是冰台上這座看起來卻十分怪異,給人一種驚悚的感覺,但是哪裏奇怪他又說不上來。

歐陽此時正在端詳這座喇嘛廟。這座廟規模並不大,正麵是五六米的小牆,上邊繪製著壁畫,但是經過多年的風吹雨打,上邊的內容早就看不出來了。小牆的後邊就是廟的主體,這座廟雖然小,但依然是個二層建築,底下是三級台階,其上是四根腿了色的紅柱子,在中間兩根柱子之間,就是小廟的入口。

這時,崔離已經收拾好了繩索,也走了過來。他莊重地看著黑漆漆的廟宇,“撲通”一聲跪倒在地。

王龐清和歐陽看了之後,都吃了一驚,沒想到這崔離還是個見廟拜佛的主。歐陽趕快從崔離和廟宇之前離開,免得有受拜之嫌。

再看崔離的時候,發現崔離將雙手舉過頭頂,深深地趴下身體,在地上拜了三拜。這才站起身來。

王龐清看他跪拜已畢,說道:“沒想到崔大仙還是信佛的。”

崔離看了看他一眼,也沒有說什麼,徑直向著廟門走去。王龐清自己討了個沒趣,跟著歐陽也走進了小廟。

這座廟的前殿大約有十平米。由四根紅漆大柱支撐,不過這裏地處雪山,氣候潮濕,大柱的漆皮因為返潮已經剝落得不成樣子,遠沒有店外大柱保存的完好。在大殿的兩邊,懸掛著八條黑布,也是因為年代久遠破爛得不成樣子。

紅布的上方,就是天花板。天花板被分為幾十個矩形,每個矩形內都是彩繪的佛像,但是因為年久失修,這裏的天花板應該漏水,這些壁畫的表麵已經被泡漲,剝落,根本看不出是那尊佛了。

大殿的正中,掛著一道黃布簾子。黃布簾子經過鼠噬蟲咬,上邊充滿了孔洞,透過這些孔洞,可以看到簾子之後也是斑駁的壁畫。王龐清感到這座廟裏實在太過奇怪,有點異域風情的意思。

歐陽解釋說,藏傳佛教的廟宇都是這樣,既保留了藏地建築風格,又吸取了漢民族建築的特點,所以看起來急切親又陌生。這座廟無論從建築的用料還是建築的風格上,都符合晚唐時期的特點,所以這座廟已經有了1200多年了,可能在後來,也有人修葺過,也就是這幾十年的事情。

王龐清看著周圍殘缺不全的黑布,總覺得哪裏不對勁,便問歐陽道:“大妞,你說佛家認為那種顏色最好呢?”

歐陽回答道:“當然是紅色和黃色。紅色代表吉祥和奉獻,金黃色代表了佛法的無邊。”

王龐清皺起眉頭,說道:“那你說,這裏為什麼主色都是黑色?外邊的廟牆,廟壁為什麼都是黑的?還有這些掛在空中的布,怎麼都是黑的?”

歐陽聽他這麼一說,自己也奇怪起來,說道:“這個我就不知道了。我不是佛教徒,心裏隻有上帝,對這些事情還真的沒研究過。”

王龐清笑道:“原力你歐陽博士,也有不懂的事情。”

就在這時,崔離突然招呼兩個人,他聲音低沉地說:“你們最好來看看,或許就明白這裏為什麼都是黑色了。”

王龐清和歐陽一聽他這麼說,就知道發現了什麼,便幾步走到黃簾子前,向裏麵一探頭,就被看到的東西下了一跳。

原來,這黃簾子後邊,還有一塊空間,大小可以容納兩個人並排跪下。這裏就是小廟的內殿了。在這不大的內殿中,鋪著破舊的地毯,正對麵就是一個香桌,向桌上擺著兩個香爐,香爐的上方,是一副壁畫。畫中是一個人首蛇身,青麵獠牙的怪物。

他豬鼻,牛眼,蝙蝠嘴,長長的耳朵足有八隻,他有著三隻手,分別拿著方天戟,蛇矛和鬼麵盾牌,下身是蛇,在雲霧中若隱若現。這幅壁畫應該是用料極好,經過千年的風吹雨打依然清晰可辨,除此之外,其畫工粗獷豪放,線條極盡張揚之能事,由此來突出其中人物咄咄逼人的氣勢。

王龐清和歐陽當時就看得呆住了,沒想到這廟裏供奉的主佛,竟然是這個青麵獠牙的妖怪!更令人驚恐的是,就在那怪物的右腳方向上,在香桌的下方,赫然躺著一句黑漆漆的骨骼,這具遺骸手捂胸口,嘴巴張的奇大,全身扭曲,想必死前一定備受痛苦煎熬。

看到這裏,王龐清的心髒突突突地狂跳起來。沒想到在這大雪山的古寺裏,居然還有一具黑漆漆的骨架,再聯想到眼前這猙獰可怖的壁畫,他背上馬上就起了一層白毛汗。他看了看歐陽,發現她正拿著手絹捂著口鼻,臉上也是一副驚訝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