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努力營造和諧的氛圍(1 / 2)

員工中的潛力無窮,這才是企業發展的真正力量所在。我們對員工不僅要有物質上的關懷,更要有思想上的關懷、感情上的關懷、心靈上的溝通。作為現代社會,現代的文明,員工不僅需要物質上的關心,更需要思想上、人格上的尊重,他們不僅是我們的下屬,創造生產力的根本力量,更是我們的兄弟姊妹,我們必須善待員工,關心員工,理解員工,依靠員工,在企業中努力營造和諧的氛圍。

實行民主公開,就是我們營造和諧的有力舉措之一。它不僅不會影響管理者權力的行使,恰恰相反,它使這種權力的行使能夠建立在更加廣泛的群眾基礎之上,使這種權力的行使有了更加可靠的保證。它是對管理者的一種支持、一種保護、一種愛護。我們隻有自覺地把自己置於群眾監督之下,隻有在決策過程中善於集中廣大員工的智慧和力量,在實施決策過程中善於得到廣大群眾的理解和自覺執行,在監督決策落實過程中善於得到廣大員工的有效參與,才會使我們的經營管理指揮權真正有效實施。也隻有這樣,才是真正做到對民負責,而不是對自己和少數人負責。因此,青島港暢通了每年召開兩次職代會、民主評議領導、員工接待日、隊務管理十公開等20多種民主管理方式,包括港口改革、發展的方案、計劃、規劃等我們都與員工代表討論審議。包括中層幹部的任用、管理和監督方麵,我們也堅持重視民意、依靠群眾,把中層幹部年度考核作為重要依據,采取民主測評、談心談話等方式聽取員工意見,員工滿意度高就放手使用,群眾意見較大的就交流調整。有人擔心這樣的渠道不暢通,但是後來我們發現,凡是涉及員工切身利益的問題,都廣泛征求員工、群眾意見,把員工當做港口的主人,員工就會把港口當做自己的家。這樣就形成了一個良性的循環。

這讓我們也深刻體會到民主管理渠道必須拓寬,其目的不僅是讓員工暢所欲言,還是為了讓員工知道自己作為港口的主人,在自己的崗位上應當做好哪些事情,這樣一來,我們的發展就會更加有生機和活力,員工在自己的崗位上才能夠創造性地去工作。我們通過“民主懇談問答會”、年年開展的“我為港口獻一計”、“金點子”等一係列活動,讓包括離退休老同誌在內的全體員工了解青島港每一個決策出台的過程,讓員工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應該怎樣做。

同時,我們堅持對員工提出的一切問題,一定要有個答複,有個回音。這樣我們才不會失去群眾的信任。領導最怕什麼,最怕失去信任,失去員工的信任,失去老百姓的信任。我們喜歡聽不同反映,我們喜歡聽現在的實際問題,有問題是正常的,沒有問題是不正常的,員工盼著的是看我們怎麼對待自己提的問題,怎麼解決這些問題。

我們還一再要求各級領導要和群眾交流,要交心,要讓群眾給我們提反麵意見,提問題,提要求,這決不是故作姿態,而是我們發展的需要。可以大膽地說,指名道姓地說,有什麼不滿意都可以說,不讓員工說話的領導就是存有私心的領導,所以我們青島港沒有什麼不可以公開的,沒有什麼不可以和大家見麵的。

員工需要的民主是最真實、最廣泛的民主,不是條條框框和形式主義。這就要求我們要大膽地對民主管理進行全新嚐試,首要一條就是把各級領導幹部置於員工的監督之下。為此,青島港形成並有效實施了民主評議領導幹部製度、廉政行風監督員檢查製度、員工代表上崗巡視、谘詢對話製度、領導幹部建立聯係點製度、“十公開”製度等。我們認為,在企業,無論是什麼職位的人,其根本都是企業的一名普通員工,所以領導幹部應該想方設法、時時刻刻盡可能多地同員工打成一片,主動保持同廣大員工的密切聯係,把各項主張很好地同廣大員工商量,隻有這樣,才是真正做到對員工負責,否則,恐怕就隻能對自己和少數人“負責”。

和諧不是發發錢、發發物就能解決的,是對領導者最艱難的考驗,是以心換心的工作。不僅我們要有心、有情,還要有毅力,是來不得絲毫懈怠和停頓止步的工作,更要堅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即使員工對我們的一些工作有誤會和不解,也不能鬆懈和放棄,必須讓員工在工作和生活中“日久見人心”,把廣大員工真正能夠團結在一起,建立起互相信任、互相促進、努力工作的和諧氛圍,形成支持企業生存、發展的精神,把員工的心緊緊地連在一起的紐帶,使員工把個人的命運同企業命運、國家命運和民族命運緊密聯係在一起,盡最大努力,發揮最大力量,為企業發展出力獻策。